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八瓣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八瓣梅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八瓣梅又稱秋英,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紡錘狀,多鬚根,或近莖基部有不定根。莖無毛或稍被柔毛。瘦果黑紫色,長8-12毫米,無毛,上端具長喙,有2-3尖刺。花期6-8月,果期9-10月。

基本內容

中文學名:大波斯菊

拉丁學名:Cosmos bipinnata

科:菊科

亞科:管狀花亞科

族:向日葵族

屬:秋英屬

目:桔梗目

別稱:秋英、波斯菊、秋櫻、苕帚梅、笤帚梅、掃帚梅、大春菊、格桑花

二名法:Cosmos bipinnata Cav.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特別說明

八瓣梅又稱為波斯菊、格桑花,原產南美,後隨殖民,在全世界均有播種。儘管八瓣梅與波斯菊、格桑花屬於一個種群,但是並不完全一樣,特別是在我國青海玉樹發生地震之後,格桑花的名字在神州大地家喻戶曉。一般地,可以認為屬於同一種花卉,僅僅是植株高度、分櫱、花的顏色、開花季節不同而在科學的意義上加以區別。

基本形態

八瓣梅為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20~160cm,細莖直立,分枝較多,光滑莖或具微毛。單葉對生,長約5-15厘米,二回羽狀全裂,裂片狹線形,全緣無齒。頭狀花序着生在細長的花梗上,頂生或腋生,花莖5一8厘米。總包片2層,內層邊緣膜質。舌狀花l輪,花瓣尖端呈齒狀,花瓣8枚,有白、粉、深紅色。筒狀花占據花盤中央部分均為黃色,故稱八瓣梅。2園藝品種分早花型和晚花型兩大系統,還有單、重瓣之分。

生長習性

喜光,耐貧瘠土壤,忌肥,土壤過分肥沃,忌炎熱,忌積水。4對夏季高溫不適應,較為耐寒。

需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壤土。

一般在海拔高度1000米以上地區較易種植。

八瓣梅成熟以後植株最高可以長到3-6厘米,喜歡生長在有陽光照射的環境中,自身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抗貧瘠、抗寒能力很強,在種植的時候需要注意不宜種植在過分肥沃土壤中,夏季高溫氣候需要最好防護措施,否則會讓花朵泛黃或者生長不良,還需要注意的是積水,不能種植在低洼積水土壤中,很容易讓它爛根或者死亡,最好是排水性能良好土壤中。

繁殖方法

播種或扦插繁殖。5八瓣梅一般用種子繁殖。一般早春播種,5~6月開花,8~9月氣候炎熱,多陰雨,開花較少。秋涼後又繼續開花直到霜降。如在7~8月播種,則10月份就能開花,且株矮而整齊。此外,在生長期間,尚未開花之時可行扦插繁殖,於節下剪取15cm左有的健壯枝梢,插於砂壤土內,適當遮蔭及保持濕度,5~6天即可生根。

日常管理

喜溫濕向陽,略耐早霜,對土壤要求不嚴。苗高5厘米即行移植,葉7--8枚時定植。對肥水要求不嚴,在生長期間每隔10天施5倍水的腐熟尿液一次。高中型品種花前需設支柱,以防風災倒伏。其生長迅速,可以多次摘心,以增加分枝。炎熱時易發生紅蜘蛛危害,宜及早防治。如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種,經50--60天即可開花,植株矮小而整齊,作國慶節使用。種子成熟後,可選花大色艷的花序剪下來,曬乾留種。[1]

參考文獻

  1. 八瓣梅和格桑花的區別植物說網,202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