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全腿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全腿長
圖片來自5號網

全腿長(Beinlänge ohne Fuß/total leg length,M54/length of thigh and leg,M54):髂前上棘點高減去內踝下點高所得數值之96%。

體質人類學人體測量學上嚴格定義的腿長學名全腿長,是狹義的腿長、真正的腿長,包括股骨與脛骨的長度,系指下肢除去足以外的長度。下肢全長是狹義的下肢長、真正的下肢長,包括全腿長及足高的總長度。

下肢全長=全腿長+內踝高;全腿長=大腿長+小腿長脛骨點高=小腿長+內踝高

間接測量

(1)由於股骨頭深嵌於髖臼內,其頂端不能捫及,故大腿的上端無法準確確定。人類學家根據研究結果,常以髂前上棘點或恥骨聯合點進行測量,並推算出一個常數來求得大腿長和全腿長的近似值。[1]

全腿長=(髂前上棘高-內踝點高)×96%

全腿長=(恥骨聯合高-內踝點高)×105%[2]

使用不同測點(大轉子點、恥骨聯合點或髂前上棘點)測定下肢全長(下肢長)、全腿長(腿長)、大腿長結果也有所不同。然而,任何一種測量法都測不出下肢全長(下肢長)、全腿長(腿長)、大腿長的精確的解剖學長度。

(2)關節轉子間距(articulotrochanteric distance,ATD)系指股骨頭關節面至大轉子水平的垂直距離,是衡量股骨近端尤其是股骨頸發育的又一重要指標。它直接反映股骨頭與大轉子的相對高度,可作為評定股骨短頸畸形程度的主要指標。在出生時,大轉子與股骨頭關節面接近同一水平,即ATD值為0,隨着股骨頸的正常發育,ATD值變大,至成人大轉子尖接近股骨頭中心水平。趙群等(1990)報告4一14歲小兒正常髖關節ATD值各年齡組間差異無顯著性,而性別之間差異有顯著性。男性兒童ATD值為15—31mm,平均22mm;女性兒童為13—27mm,平均17mm。

相關概念

(1)下肢全長/下肢長:髂前上棘點高減去適當數值。

(2)大腿長:髂前上棘點高減去脛骨上點高所得數值之93%=。

(3)脛骨上點高/脛骨點高/小腿長A:脛骨點(ti)至地面的垂距。

(4)小腿長:從脛骨點(ti)至內踝點(sph)的垂直距離。

(5)內踝下點高/內踝點高/內踝高/足高:內踝下點(sph)至地面的垂距。

註:下肢全長=全腿長+內踝高;全腿長=大腿長+小腿長;脛骨點高=小腿長+內踝高。

相關指數

上下肢長度指數Ⅱ(intermembral indexⅡ)=(全臂長/全腿長)×100

相關數據

以下為骨骼測量,而非活體測量,可得出股骨長的數值。

註:全腿長=股骨生理長+脛骨外側髁踝長,Crural指數=(脛骨最大長/股骨生理長)×100。

廣義的腿長

簡介

由於狹義的下肢長(下肢全長)、狹義的腿長(全腿長)活體不易測量,實際工作中通常使用一些更易測量的數據表示腿長。最小腰圍處以下、臀溝最下緣以上,體部各測量點至地面或內外踝的垂距,即廣義的腿長。

從大到小依次為腰圍高、髂嵴高(或臍高)、髂後上棘高、髂前上棘點高、大轉子點高恥骨聯合高臀峰點高會陰高(或身高坐高)、臀溝高。也有用上述各種立姿高度減去內踝高或外踝高表示腿長的,如臍高減內踝高,髂前上棘點高減內踝高,大轉子點高減外踝高,會陰高減內踝高等。

學術上一般採用身高減坐高表示腿長,採用馬氏軀幹腿長指數反映上下半身比例。

定義

以下立姿高度皆為測量點至地面的垂直距離,其小於直線距離及曲線距離。

(1)腰圍高:從最小腰圍處至地面的垂距。

註:在服裝用人體測量中,腿外側長(outside leg length)是指用軟尺從腰際線沿臀部曲線至大轉子點,然後垂直至地面測量的長度。

服裝用人體測量涉及曲線測量,因此,服裝用的腿外側長甚至大於腰圍高,可參考性很低。

(2)臍高/肚臍高:臍點(om)至地面的垂距。

(3)髂嵴點高/髂嵴高/下肢長H:髂嵴點(ic)至地面的垂距。

註:俗語中的「腿長」通常指的是腰圍高、臍高、髂嵴高。

(4)髂後上棘點高/髂後上棘高:髂後上棘點(is.p)至地面的垂距。

(5)髂前上棘點高/髂前上棘高/下肢長A:髂前上棘點(is.a)至地面的垂距。

(6)下肢全長/下肢長:髂前上棘點高減去適當數值。

(7)大轉子點高/大轉子高/下肢長B:大轉子點(tro)至地面的垂距。

(8)恥骨聯合上緣高/恥骨聯合高:恥骨聯合點(sy)至地面的垂距。

(9)臀峰點高:從臀峰點至地面的垂距。

(10)會陰高/股下高:會陰點(pe)至地面的垂距。

註:會陰高有兩種,一是左右兩側坐骨結節最下點的連線與正中矢狀面的交點至地面的垂距,等於身高減坐高;二是恥骨聯合下緣高,略大於身高減坐高,略小於恥骨聯合高。

(11)身高減去坐高,即英文文獻中的坐骨下肢長(Subischial Leg Length (SLL))。

註:坐高是頭頂點(v)至椅面的垂距,是頭頂到坐骨結節的長度,即頭頂點至左右兩側坐骨結節最下點所在平面的垂距。

(12)臀溝高/臀紋線高/下肢長C:臀溝下緣最低點至地面的垂距 。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