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內惟黃正公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內惟黃正公祠

圖片來自隨意窩

內惟黃正公祠,是位於高雄市鼓山區的廟宇,以前的雙頭塭堵《高雄市地名探源(增訂版)》【第七三頁第七行起】:塭:臺灣傍海圍築以畜魚者曰「塭」,即國字的「堰」,壅水為壕叫堰,內地無魚堰,惟臺始有之。雙頭塭:位於鼓山區的平和、厚生、民族三里一帶,當年引內圍埤之水養殖,亦兼灌溉之用,曾建雙頭之水閘一座名曰「雙頭塭堵」,供調節水量之用,水閘附近地區的埤潭乃以雙頭塭名之。西邊街口的路燈下,所以從現在街口路燈的位置往旁東北遷移約50公尺,位在高雄市鼓山區迪化街90號。有一個方正整齊的廟區基地。被地方上認為是塭堵的守護神。屬於個人靈骨遺骸內含頭蓋骨與全身肢體骸骨的祭祀祠,古時候的埤塘易於發生意外也同時因為取水灌溉及養殖的作用,往往都會在週遭附近附帶一個屬於埤塘信仰之圖騰記號或神祠也因此近年來加入常見的民間信仰神尊(例如濟公活佛等)在旁奉祀。[1]


歷史沿革

根據建廟碑記載,相傳在前清年間,壽山山麓,土名龍園頭參考古今相疊圖上,應該是內惟國小高雄市龍泉禪寺村莊前前一帶,妖氣熾盛以今日的看法是:此地帶當年,濕地密林區多微生物產生的沼氣,容易產生中毒幻覺甚至死亡的症狀另有一說,此陂注入硫磺泉,故有硫磺氣,古之傳說信有可考。不外乎是瓦斯中毒現象。按:《鳳山縣采訪冊》〈丙部〉 【地輿(三)】硫磺陂(亦名下陂,與內圍陂相連,僅隔一峰,舊志誤以內圍陂合併在內,故有上下之稱),在興隆里,縣西十四里,周長六里許,源受內圍陂穿岸入水,東南行里許,下注龍水港,溉田四十二甲。施仁陂(俗名鹹草堰仔,即雙頭塭古稱),在興隆里,縣西十五里,周里許,源受龍巖池、硫磺水(按此水源出打鼓山麓,味似硫磺,故名)二流,東南行三里許入陂,又東南行過施仁橋,下注龍水港,溉田二十六甲。,村民無不恐懼戒慎。有一李姓道士,從龍園頭出發,途中步行時感到似乎不適,但仍勉力而行,走到雙頭塭堵一帶時忽見綠竹倒下,甚為驚恐,於是昏迷不醒人事,在昏迷之中,朦朧聽到彷彿有人斥責曰:「吾為黃正,此乃吾境,不可傷之!」爾後道士甦醒,四處尋覓,在一週第七天,類似人死亡後的頭七天數,更添巧合神秘感而已之後發現一骷髏頭骨,知其顯靈,解救其性命,於是就近建一小塔以供奉,村民不知神尊之名稱,皆以「頭骨神」尊稱之。嗣後村民經由民間習俗擲筊方式查悉,此頭骨乃威武顯赫,正氣浩然之黃正公生前之靈骨,於是乎闔境競相奉祀,以其靈異無比,有求必應,區區小廟,有靈則名,香火鼎盛,的金甕裡。

祭典神祇

參考文獻

  1. 內惟黃正公祠,隨意窩,201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