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入學不久變化奇良好習慣無人比(劉軍)

入學不久變化奇良好習慣無人比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入學不久變化奇良好習慣無人比》中國當代作家劉軍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入學不久變化奇良好習慣無人比

一根粉筆兩袖清風,

三尺講台四季耕耘;

五天忙碌六七不休,

八思九想十分用心;

百般教誨千言萬語,

會心一笑桃李芬馨。

劉剛,是會寧縣通安城現代教書育人第一功臣,小學高級教師,教齡40年,學子3000,賢者百餘人。先生1942年11月26日生於會寧縣大溝鄉通安村,肖馬,7歲入通安城糖坊小學讀書3年,10歲入袁咀小學就讀4年,14歲赴會寧中學讀初中3年、高中3年,1962年6月高中畢業,是年8月入通安小學任教,一干就是22年,1984年8月調大溝學區工作18年,2002年11月底光榮退休。至今一直關心着家鄉的教育。

1 入學不久變化奇

良好習慣無人比

劉剛的入學時間與共和國的誕生同步。1949年秋後的某一天,當一輪紅日從東方冉冉升起,將燦爛的陽光灑向通安城時,7歲的劉剛背着書包,蹦蹦跳跳,由父親牽着他的小手來到通安城糖坊小學去報名,他的心情是格外地興奮。朱先生(韓家集鄉周灣村康溝社人,曾從師於大溝新坪新張家張嗣功〈字敏齋〉門下,與老君坡「三蘇」之一的蘇紹泉為同窗,均借宿於張先生家中)看到這個圓圓的腦袋,大大的眼睛,眉清目秀,又活潑可愛的孩子時,一向神情嚴肅的他,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先生問:「你叫啥名字?幾歲了?哪裡人?家住哪裡?」劉剛一口氣答道:「我叫劉剛,7歲了,通安人,家住通安城背後。」朱先生聽到他簡潔明了的回答,心裡樂了!接着登記註冊後,用溫暖的大手撫摸着他的小腦袋,囑咐他明天辰時準時到校上課。

第二天早晨,大人們還在熟睡時,7歲的劉剛就起了床,他穿好衣服,把母親做的書包打開,把裝在書包里的《朱子家訓》《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對韻》(這些書都是自己家裡的藏書,當時學校沒有統一的課本。)等書拿出來,又裝進去,裝進去又拿出來,這樣的動作進行了好多次!他心裡焦慮,為什麼時間過得這麼慢?早飯後,他奔出了家門,和王瑛、劉秀傑、劉建業、王建勛、楊作柱、溫潤、劉誠漢、劉敬堂和劉孝堂等一同走在上學的路上。

他們不一會兒,就到了學校。學校的院子乾淨整潔,四周的圍牆是用黃土夯築的,顯得有些陳舊,牆頭上長有一層毛絨絨的綠褐色苔蘚。教室是一眼窯洞,是用擊子箍成的,門的左右側各有一個窗子,門和窗子都是「n」字型的,只是大小不同。

他們進了教室,牆上掛着一幅孔子行教圖,兩邊的對聯是: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只見朱先生端坐在一張八仙桌後面的椅子上,表情嚴肅,鼻樑上架着一副墨鏡,桌上放着文房四寶,還有《康熙字典》和一些線裝的紙質泛黃的書籍,據說是「四書五經」和《史記》《漢書》《三國志》之類的書籍。聽人說:先生知識很淵博,對學生要求極為嚴格。劉剛和幾個同學小心翼翼地落座於事先從家裡拿來的幾個柳木凳子上。他解下書包,按先生的要求掏出《朱子家訓》,先生領讀一句,學生跟讀一句,所教部分內容如下: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先生領讀兩遍後,讓學生盯着書又讀了幾遍;先生就搖頭晃腦地給學生邊讀邊講解: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不能睡懶覺,起床後幹什麼呢?先用清水灑濕庭堂內外的地面,接着把地掃乾淨;到了黃昏便該休息[了,要親自清點家中的物件然後關鎖好門窗。對於一碗稀粥或一碗麵條,我們應當想着它是來之不易的;對於做衣服用的半根絲或半條線,我們也要經常念叨這些東西的生產是十分艱難的……

午間休息兩小時後,先生搖響了上課的鈴聲,開始了下午的教學活動。先生首先打開硯台教學生研墨,然後用毛筆蘸好墨汁,給每個學生題寫了一頁顏體的仿格,讓學生練習描紅,先生要求學生寫字時要身正頭正肩膀放平,眼離書本一尺左右。握筆的姿勢要求「按、壓、鈎、抵、頂,實指空拳」。先生要求學生在寫字前手握毛筆先不蘸墨,在空中書寫(叫做書空)。書空幾十遍之後,然後坐在板凳上通過正確的運筆方法寫好每一個字。次日,學生到校後,放下書包拿上書在校院內背誦課文,先生一一盯學生背昨天學習的功課,考核昨天學習的生字。

第一周周末,放學後,劉剛和糖坊的劉誠漢及劉孝堂三人又回到教室,看了一陣書,關上窗子鎖好門,正要鎖學校大門時,碰見朱先生在門前散步。先生問:「教室的門窗關好了沒有?」劉剛說:「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先生滿意地點點頭,發現他們三人手裡都抓着一把泡脹了的豌豆,先生好奇地問:「你們手裡拿的啥?」劉剛直言不諱:「課外活動時,我們到門前場地上玩,發現那裡有好多豌豆,可能是大人打碾豌豆時,沒有收拾乾淨的部分,平時埋在土裡發現不了;今日雨過天晴,它們圓鼓鼓,看着怪可惜的。想起您教的「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於是,我們三人就坐下來撿了起來。」老先生聽後不住地點頭!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朱老先生髮觀:劉剛敏而好學,上課聽講認真,完成作業快而準確。他從不遲到早退,還樂於幫助人,熱愛勞動,講究衛生,學習成績明顯優於其他同學。

一晃三年過去了,10歲的劉剛在這裡,熟讀了《朱子家訓》《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千家詩》和《唐詩三百首》及「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著作。[1]

作者簡介

劉軍,男,會寧大溝通安人,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學歷,會寧一中高級教師,現已光榮退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