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入聲算個鳥(雪夜彭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入聲算個鳥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入聲算個鳥》中國當代作家雪夜彭城的散文。

作品欣賞

入聲算個鳥

我不是要罵人,我是做個樣子,就是要避開寫論文用散文的方式寫入聲。寫論文是很難令人開心的事兒,嘔心瀝血,寫個文,投給人家,人家開口就要你的錢,身份大的所謂核心期刊,要得多,身份小的要得少。再少也要幾千元一個版,咱點點工資,怎麼吃得消?

而且,那文發了,也沒幾個傻漢讀。

不干,不干,我寫散文,一遍擦鼻涕一邊寫,寫好了改幾遍,投出去或許人家給點稿費,幾百千把元俺不嫌少,不給點個讚也好。

開篇,知道入聲不?

也不是小瞧君啦,現在漢語普通話普及得很好,方言的地盤越來越小,而這個入聲,只存在於贛方言、粵語、越語等方言中。北方的方言是沒有入聲的,四川話、重慶話也沒有入聲。我算是九江人,九江市語沒有入聲。

古代有平上去入四聲,這入聲是四聲之一呢。

莫誤解,平上去入不對應普通話的四聲,硬要對號入座可以這樣看,普通話的一、二聲對應古漢語的平聲,就是陰平和陽平。上聲其實是先下後上,對應普通話的三聲,去聲對應四聲。這是說發音方法,不是說具體的字。這樣就已經有了四聲,還有入聲呢,五個啊。

這入聲跟聲調沒關係。發個音,突然用軟齶或舌頭阻住,不再出音也不再出氣,當然只是瞬間停留,之後再發別的字音。

如果用軟齶關閉,那等於是做了要發「科」音的預備狀態,只是預備啊,不要真發,真發了那就變味了。同樣的理兒,用舌頭去關上顎,等於做了發「特」的預備狀態,不要真發,發了就不是「急收藏」,人家康熙字典里說了,入聲短促急收藏呢。

事就這麼點事,卻是很好玩的。

古人讀詩,講究個抑揚頓挫。揚的就是平,陰平陽平是也;抑、挫的,就是上聲和去聲,頓的就是這入聲了。

正好好讀着,忽然打住,萬籟皆寂,驚異間,又接上,或平平去,或先委婉繞個彎再平再仄。

這種音韻,是非常悅耳的音樂,只是這種有入聲的音韻普通話里沒有了。怪可惜的。這不能怪普通話,普通話字正腔圓,挺好的。普通話也不是憑空亂造的,就說其語音就是北方方言語音,人家北方方言古往今來就沒有入聲,想繼承入聲也沒門呀。

北方方言和普通話對應不上古漢語的平仄。換句話說,古詩詞的平仄不是用北方方言來衡量的,唐宋八大家,也不是一個地方人,但他們很嚴格地用平仄,比如入聲,一定是作為仄音用的。

普通話說的「黑」、「學」、「閣」這樣的字,明明就是陰平或陽平的,誰知這些都是入聲字,詩詞里都是以仄論的。其實論不論不是真事兒,是入聲那個「萬籟皆寂」,肯定是「揚」不起啊。

說贛方言、粵語的人,本來是非常容易辨別入聲的,可是太多的人根本不知道入聲是什麼,想起來大概是一直沒有這方面的教學。許多老先生詩詞寫得好,其實他們並不懂入聲,他們用查韻書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想起來有幾分辛酸。

這事兒很大程度上靠悟,悟出只是瞬間的事,悟不出則可能是一輩子。

母語沒有入聲的的人那多半是悟不出來的。我的故鄉都昌縣,屬贛方言區,卻有些地方是沒有入聲的,跟那裡的人講入聲,他們多半一頭霧水。

很有趣的是,中國的入聲傳到外國去了,唐宋時輸出,一直用到今天。

先說日本

日本常用漢字有2136個,有許多是入聲字。日本對漢字的引進有這麼幾種情況:一是中國字中古音中國義,完整引進;一種是中國字中國義日本音;一種是中國字日本音日本義;一種是中國字中國音日本義。凡用中國音的,如是入聲字,依然讀入聲,只是人家日本人不叫入聲,叫「促音」,這個「促」,不僅僅說明了「短促急收藏」,而且「促」就是代表字,我看比中國用「入」做代表字更准,日語規定「促音」讀半個音值的時間。我國只是實踐中這樣做,卻沒有這樣的規定,規定了我們也看不見,因為沒有入聲方面的資料啊。

北京人學日語有困難,因為他們不會發「促音」,這有點令人啼笑皆非。

再說韓國

早先韓國用漢字,後來改革,發明了拼音文字。應該說,這個拼音字母系統非常了不起,保持了方塊字的優點,解決了漢字難記難學的難題(雖是方塊字,直接可以根據字形讀音),對提高全民文化水平功莫大焉。

把漢語丟了?

沒有的。丟掉了漢字,保持很多漢語詞彙的音和義。難能可貴的是保持了漢語的入聲讀法。

수학(數學))

화학(化學)

갑(甲))

삿갓(笠)조릿대

(箬竹,第二個字的音)

옥석(玉石,第一個字)

녹색(綠色,兩個字都是)

평 측(平仄)

욕망(欲望)

복(福)

국화(菊花,第一字)

집(屋)

길상(吉祥,第一字)

잡다(雜,第一字)

집게(夾子,第一字)

很有趣的是,朝鮮、韓國人讀入聲時也會失誤,這種失誤也變成約定俗成的讀音規則

如:허(合)、주(築)、울(哭)

你看,你看,這樣就把「短促急收藏」的規矩壞了,其實中國這樣的情況也有,只是沒有形成規矩而已。

中國發明入聲,算是語音學裡的貢獻吧?覺得有些了不起呢,中國只有方言裡有入聲,而且,北方方言、四川話等好幾個方言區里沒有入聲。中國有太多的人不能領會入聲。但中國是詩詞之邦,寫古詩詞的規矩是要講究平仄的,不懂入聲寫起來不方便,吟唱起來也懵逼。天哪,這真是個有些尷尬的事兒,要麼下次哪位有學習需求的大俠去日本或是韓國(朝鮮)問問吧。不行,不行,這太丟臉了。

還是跟中國人學,能人還是有的,其實也不需要多大能耐,就要個「悟」,就照我上面說的細細悟幾個字,「入」、「促」、「學」、「墨」、「黑」,試試再試試,對……嗯差不多……對對這就對啦!天哪,就這麼簡單,不難,不難,俺吃過幾多鹽,過過幾多橋,再難的事兒都做過,讀個「入聲」算個鳥!

作者註:

本人曾花很多精力研究漢語入聲,在學習日語和韓語過程中發現繼承,未見有他人的相關論文。為了公開這個發現,我寫了幾篇論文投給相關古漢語研究機構。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古漢語入聲現象,撰此文。為了避免讀者讀起來枯燥,選用散文體,「放牛腔」。 [1]

作者簡介

雪夜彭城,本名劉鳳蓀,男,江西省都昌縣人。 發表關乎鄱陽湖文化的小說、詩歌、散文200萬字以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