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入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入冬

入冬,是指進入冬季的意思。傳統是以二十四節氣"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冬,即"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氣開始閉蓄,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狀態;其氣候,風雨、濕度、氣溫等,此時處於轉折點上,從秋季向冬季氣候轉變。傳統四立反映了物候、氣候等多方面變化特徵。

現在劃分四季常根據氣溫變化劃分,不考慮物候以及降雨量、光照等要素。採用的是近代學者張寶堃的"候平均氣溫"法,按候平均氣溫法劃分的四季,日平均氣溫連續五天等於或低於10攝氏度以下算是入冬。入冬,表示氣溫已穩定下降到10℃以下,意味着天氣寒冷了。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入冬

拼音; rù dōng

外文名稱; begin the winter

注音; ㄖㄨˋ ㄉㄨㄙ

定義; 進入冬季

劃分方法; "四立"法,"候平均氣溫"法

時間界定

冬季是四季之一。 秋春之間的季節天文學上認為是從12月至3月。中國習慣指立冬到立春的三個月時間,也指農曆"十、十一、十二、"一共三個月。在南北半球所處的時間不同。在南半球,冬季在6、7、8月份,在北半球,冬季在12、1、2月份。在中國,冬季從立冬開始,到立春結束,西方人則普遍稱冬至至春分為冬季。 從氣候學上講,平均氣溫連續5天低於10℃算作冬季。

冬季氣溫降低,人們穿衣服增多,天氣開始變乾燥,中國北方有些地方會下雪。

美食

入冬也有很多食俗。俗話說:"冬令進補,明年打虎"。由於正值隆冬時節,入冬吃的食品,以進補為主,有順陽助陽的象徵意義,以食取暖,以食治病,逐漸形成了獨特的節令美食。如入冬要吃餃子餛飩,吃湯圓、年糕、赤豆粥,吃冬至肉(羊肉、狗肉、臘肉)、冬至團等,這些食俗也都有很多民間傳說和由來。

冬至吃餃子餛飩,盛行於寒冷地域。餃子與餛飩均是由帶餡的"湯餅"逐漸演變而來的古老美食,雖然南北各地製法各異稱謂不同,但都極受喜愛。冬至吃餃子傳說,與漢代醫聖張仲景有關。

相傳祖籍河南南陽的張仲景曾在湖南長沙為官,告老還鄉時正值大雪紛飛寒風刺骨的隆冬,看見鄉親們饑寒交迫衣不遮體,因嚴寒不少人把耳朵都凍爛了。張仲景就與弟子在冬至這天搭起醫棚為鄉親們醫病。他支起鍋灶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的中藥材熬煮成名叫"祛寒嬌耳湯"的湯劑,把羊肉藥材等物撈出切碎,用白麵皮包製成像小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送給求醫的鄉親們服食。當每人一大碗嬌耳和湯入肚後,身體暖和了,兩耳也發熱了,吃幾次後凍傷的耳朵治好了。因這天正值冬至節,所以後來人們都傳承在冬至時吃這像耳朵似的扁食--餃子,並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俗語流傳於世。

餛飩,原寫做"混沌",傳說也很多。冬至吃餛飩最早流行於南宋時,朝廷民間都盛行。相傳宋高宗趙構很愛吃御廚給製作的餛飩,因有一次沒把餛飩煮熟有人要送廚師去大理寺治罪,但由於這廚師會做餛飩,趙構皇帝就赦免於治罪。後來,餛飩製法傳向民間,街市上餛飩店肆眾多,餛飩花形餡料各異,有幾十餘品種,當時謂之"百味餛飩"。

北京的街市上,除了店鋪,還有不少沿街串巷挑擔賣餛飩的小販。老北京制售餛飩最著名的店鋪,清代有"致美齋",而後又有"餛飩侯",其多種細餡獨特調料的美味餛飩很受文人墨客、戲曲名伶和學子們的歡迎。每逢冬至日時,更是門庭若市,食客盈門。清人楊靜亭的《都門紀略》書中有詞贊曰:"包得餛飩味勝長,餡融春韭嚼來香。湯清潤吻休嫌淡,咽後方知滋味長。"冬至日時,吃一頓熱乎乎的美味餛飩,成為舊京時百姓家裡很不錯的佳肴小吃。

入冬各家百姓都包餛飩,先祭祖然後全家吃餛飩。至明清民國時期,餛飩也成為北京民間百姓冬至必食之食物,並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俗語。那時就像過除夕夜一樣,在冬至前的夜晚各家要準備次日冬至節的祭禮用的食品,忙着包餛飩和蒸年糕等,其情景似除夕守歲,故稱之為"冬至夜"。

民俗

節氣冬至 冬至是24個節氣之一,古人認為: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禮記·月令》載:"是月也,日短至。"

每年仲冬之月的冬至日,這一天日晝在一年四季中最短,所以又將"冬至"稱為"短至"。而冬至後,白晝從最短的一天逐漸加長,故冬至又稱為"長至"。由於有這種自然現象的變化規律,最早在春秋時代古人通過土圭觀測太陽定出了這第一個節氣--冬至。《史記·律出》雲:"氣始於冬至,周而復生。"《易經》上也有"冬至陽生"之說。古人認為過了冬至白晝長了,陽氣回升,是個吉日。唐代詩人杜甫就曾用"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的名句,詩詠冬至這個節。《清嘉錄》中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按照史書記載,在周朝十一月里的"冬至"節,比後人夏曆的歲首"過年"還受重視。周朝在冬至時就曾有"天子率三公九卿迎歲"的盛典之禮俗。冬至時,天子要在城外荒郊處邊樂舞表演,邊進行拜天大禮,以祈求上天的恩賜和保佑。

數九食俗 的一些食俗,還與冬至起的"數九"民俗有關。老北京自清代起有吃"九九火鍋"、"九九酒肉"等九九消寒的飲食習俗。據《王府生活實錄》所載,每逢冬至入九後,皇宮王府內盛行吃以羊肉為主的珍饈火鍋,"凡是數九的頭一天,即一九、二九直到九九,都要吃火鍋,甚至九九完了的末一天,也要吃火鍋,就是說,九九當中要吃十次火鍋,十次火鍋十種不同的內容,頭一次吃火鍋照例是涮羊肉……"

這種吃冬至肉火鍋之俗,在清代和民國時期的民間也很盛行,很多富家子弟、文人雅士學子們,自冬至日起常去著名老字號飯莊"八大春"、"八大堂"及東來順、又一順等去消寒飲酒吃涮肉火鍋。也有些人每逢九日相約九人一同飲酒吃肉,舊京時稱為"九九酒肉"。席間要擺九碟九碗,成桌酒宴時要用"花九件"(餐具)入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舊時稱"消寒會",故冬至又有"消寒節"之稱。

冬至數九後,因天寒地凍,除一些按月定期開放的廟會外,街市上再沒有熱鬧的"花會"、"社火"等表演,大人孩子們多縮在四合院大雜院裡,圈爐取暖,數着"九九"盼着春暖之日早日到來。自明清時起,一些文人墨客根據"數九"之俗,逐漸編制出很多"文墨遊戲",如現今南北各地仍傳唱的"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凍死豬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寒盡,春暖花開。"

九九消寒 舊京時百姓家牆上常貼"九九消寒圖",上面畫着白梅花一枝,上有梅花81朵,從冬至起由少兒們用紅筆每天塗一朵,待都塗遍九九寒天已盡。明劉侗的《帝京景物錄》中雲:"日冬至,畫素梅一枝,為瓣(朵)八十又一,日梁一瓣(朵)則春深矣。"相傳這種消寒圖最初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畫出來的。此外,還有用筆描寫九個空心字"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的81天寫81筆的"九九消寒句"以及在八十一個格中從冬至起每日塗格,格塗滿則寒消,謂之"九九消寒表",有口訣是:"上陰下晴雪中心,左風右雨兩分清,九九八一全點盡,春回大地耕作勤。"相傳此訣是識天文知氣象的神機軍師劉伯溫所云。

"看冬"之俗 另外,入冬有"觀兆測年"之俗,農諺有"冬至三九則冰堅"、"冬至有霜年有雪"、"冬至多風寒冷年豐"等,農家觀天象氣候變化,以預知來年的好光景。喜歡學武術的少年,要在冬至這天拜師學藝,古時稱為"看冬"之俗。[1]

參考文獻

  1. 入冬,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