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顯寺之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光顯寺之戰 |
---|
|
光顯寺之戰,即額爾德尼召之戰,清世宗雍正十年(1732年)七月至八月,在平定噶爾丹策零之戰中,清軍於光顯寺(額爾德尼召)擊敗準噶爾軍之作戰。[1]
介紹
雍正七年(1729年)三月,清朝派出北路、西路兩支大軍,分別屯駐科布多(今蒙古吉爾格朗圖)和新疆巴里坤,抵禦準噶爾軍隊。準噶爾汗噶爾丹策零集中進攻一路,多次獲勝。
雍正十年(1732年)七月,噶爾丹策零派兵攻打杭愛山下的哲布尊丹巴的領地,失敗後,突襲塔密爾多羅郡王策凌的老營。策凌是喀爾喀蒙古扎薩克,訓練了精兵一千人。策凌和將軍塔爾岱青在本博圖山抵禦小策零敦多布率領的準噶爾軍。這時,聽說準噶爾軍襲擊老營,十分悲憤。侍郎綽爾鐸轉運軍餉,到達策凌軍前,於是勸策凌率兵截住敵人歸路。於是,策凌和親王丹津多爾濟率軍回擊。
八月,準噶爾軍退往光顯寺,途中,策凌與準噶爾軍作戰十餘次,多次獲勝。光顯寺負山臨河,扼守要道。準噶爾將領小策零敦多布據守杭愛山,在鄂爾坤河布陣。策凌命滿洲兵在河南布陣,親自率一萬餘喀爾喀蒙古兵埋伏在山側,其餘蒙古軍在河北布陣。雙方交戰後,準噶爾軍發現滿洲兵背水列陣,兵鋒還比較軟弱,於是乘虛進兵。這時,策凌的伏兵忽然殺出,斬準噶爾兵首級萬餘,山谷中布滿屍首。小策敦多布率餘部渡河,清兵等到他們渡至河中出擊,準噶爾軍大多落水溺死。準噶爾軍餘部沿着鄂爾坤河源退到推河。靖邊大將軍錫保下令,撫遠將軍馬爾賽與建勛將軍達爾濟合軍,截擊準噶爾軍。喀爾喀親王丹津多爾濟催促馬爾賽發兵。馬爾賽不顧眾將堅決反對,堅持守在城中,不肯發兵,致使準噶爾軍得以順利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