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光葉薯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光葉薯蕷

中文學名:光葉薯蕷

拉丁學名:Dioscorea glabra Roxb.

別稱:莨菇,苦山藥

拼音:guangyeshuyu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百合目

科:薯蕷科

屬:薯蕷屬

光葉薯蕷 (Dioscorea glabra Roxb.)纏繞草質藤本。根狀莖粗,着生多個長圓柱狀塊莖,直生或斜生,斷面白色,外皮脫落,干後纖維狀。莖右旋。下部互生,在中上部對生,通常卵形、長橢圓狀卵形、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5-24厘米,寬0.5-13厘米,先端漸尖或尾尖,有時凸尖,基部心形、或平截,稀箭形或戟形,全緣,基出脈5-9。雄花序常2-5簇生或組成圓錐花序,稀單生葉腋,長8-70厘米;雄花外輪花被片近圓形,內輪倒卵形,較小而厚:雄蕊6,內彎。雌花序為狀花序,1-2生於葉腋。蒴果不反折,三棱狀扁圓形,長1.5-2.5厘米,徑2.5-4.5厘米每室種子着生果軸中部。種子四周有膜質翅。花期9-12月,果期12月至翌年1月。[1]

別稱

莨菇,苦山藥

形態特徵

株:纏繞草質藤本。

莖:根狀莖粗,着生多個長圓柱狀塊莖,直生或斜生,斷面白色,外皮脫落,干後纖維狀。莖右旋。

葉:葉在莖下部互生,在中上部對生,通常卵形、長橢圓狀卵形、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5-24厘米,寬0.5-13厘米,先端漸尖或尾尖,有時凸尖,基部心形、圓或平截,稀箭形或戟形,全緣,基出脈5-9。

花:雌花序為穗狀花序,1-2生於葉腋。

果:蒴果不反折,三棱狀扁圓形,長1.5-2.5厘米,徑2.5-4.5厘米每室種子着生果軸中部。種子四周有膜質翅。

產地分布

分布:印度、中南半島至印度尼西亞

產地:浙江南部、福建、江兩、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及雲南

生境:山坡、溝邊常綠闊葉林下或灌叢中

海拔:250-1500米

功能用途

功用:塊莖有通經活絡、止血、止痢的功能

相關影片

Dioscorea cultivation /How To Propagate True Yams /Dioscorea alata 'agri blogs'
Dioscorea
Chinese Yam (Dioscorea polystachya) Harvest - Ninja Gardening - Episode 84
Success On Experimental Method Of Propagating Yam/Dioscorea Alata

參考來源

  1. 光葉薯蕷 Dioscorea glabra Roxb.,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