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次山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元次山集》,中國古代文集。元結著。原集已佚,《四部叢刊》影印明正德郭氏本。今人孫望以明本為底本,參校他本,新編《元次山集》10卷,集後有諸家評論及事跡簡譜等附錄5則。1960年中華書局出版。
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其詩繼承《詩經》、樂府傳統,主張詩歌為教化服務,要「極帝王理論之道,系古人規諷之流」 (《二風討論》),認為文學應當「道達情性」(《劉侍御月夜宴會詩序》),起「救時勸俗」(《文編序》)的作用。他的詩富有現實性。除少數四言、騷體與七古、七絕之外,主要是五言古風,質樸渾厚,筆力遒勁,頗具特色,極受杜甫推崇。後人評其詩說:「次山詩自寫胸次,不欲規&xe3dd;古人,而奇響逸趣,在唐人中另闢門徑。」(沈德潛《唐詩別裁》)其散文,特別是雜文體的散文歷來頗受重視,如《寱論》、《丐論》、《處規》、《惡圓》、《惡曲》、《時化》、《世化》、《自述》、《訂古》、《七不如》等,或直寫胸臆,或托物刺譏,憤世疾俗,憂人憫道,具有揭破人間作偽,鞭撻黑暗現實的戰鬥作用。形式上大多短小精悍,筆鋒犀利,繪形圖象,逼真生動,發人深省。其他如書、論、序、表、狀之類,也都刻意求古,與當時文風不同。後世論家一般將其看作唐代古文運動之先驅。
作者介紹
元結(719—772),字次山,魯山(今屬河南)人。唐天寶進士,曾任右金吾兵曹參軍,攝監察御史,後任道州刺史等。因遭權臣嫉妒,辭官歸隱。元結的文學成就主要是詩和散文。
相關信息
名著是書籍中的精華[1]。它標誌着人類認識發展的水平,影響乃至支配人們的思想和行動,影響乃至支配社會的各種實踐活動。《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篩選出價值高、作用大、影響廣的一萬部名著,把它們匯集一起,根據科學文化知識體系的區別和聯繫加以分門別類,並逐部作出精要的詮釋。可以說,這是對科學文化的一次總結,是一項很有價值的科學文化建設工程。這部辭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書[2]。
視頻
元次山集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100部科普經典名著,豆瓣,2018-04-26
- ↑ 工具書及其分類,豆丁網,201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