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元宵佳節話點燈(鄒慧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元宵佳節話點燈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元宵佳節話點燈》中國當代作家鄒慧萍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元宵佳節話點燈

從睡夢中驚醒。一陣接一陣的鞭炮聲此起彼伏。拉開窗簾觀看,天色陰暗,不知是本來陰鬱,還是煙塵所致。中國人愛放鞭炮,自古有之。最著名的依據是宋代宰相王安石寫的辭舊迎新詩,其詩曰「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元日》)可見放鞭炮迎新春已是舊例。今年已有新令,取消了元宵節的煙花爆竹,稍覺寂寞,但從長遠看還是很好的,爆竹縱然可以給人熱鬧喜慶,爆竹煙花的污染卻不是一時半會可以消除得了的。何況整天炮聲隆隆的確叫人心煩。

有人戲說中國的四大發明,火藥,中國人用來放鞭炮而外國人卻用來制炮彈。

指南針,中國用來做成羅盤測風水,外國人卻用來當導向。這還不算什麼。更為惡劣的是,外國人把指南針裝在船上,把船開到中國來。用中國人發明的火藥製成炮彈,炮轟中國。語氣中有點「怒其不爭哀其不幸」的味道。

要我說,這恰恰說明我們中國人是愛好和平的,用火藥製造鞭炮總比製造大炮侵略別國好得多吧。但是,世界上所有的人並見得都是愛好和平的,當有人覬覦着你的太平盛世的時候,你就不能只拿火藥製造鞭炮了。

紅樓夢》第二十二回,曾寫到正月十五賈母和一家大小守燈賞月喝酒行令,熱熱鬧鬧過元宵,進了宮得寵的大女兒元春賞來的燈謎是:

「身如束帛氣如雷,能使妖魔膽盡催。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頭相看已化灰。」聞此謎面,機智多謀、閱歷頗豐的老祖宗當下心裡一驚。賈家唯一走正統行政道的賈政也心內沉思:「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響而散之物」這也正是作者的寓意所在: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頭相看已化灰。賈元春的命運猶如爆竹,一朝顯貴升天,瞬間化為灰燼。

可見,爆竹亦屬轉瞬變化之物,喜慶熱鬧的背後有着令人嗟嘆的命運。不說也罷。

現在專說元宵節的燈吧。元宵節也稱燈節。無疑,燈是元宵節的主角。

據說,元宵燃燈的習俗起自隋漢,到了唐代,因為經濟繁榮、民族融合之故,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裡、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據記載,京城「作燈輪高二十丈,衣以錦綺,飾以金銀,燃五萬盞燈,簇之為花樹」可見,元宵節放燈之盛況空前。

放燈、燃燈,當然要有人觀看。當年觀燈場景也是盛況空前。唐代詩人蘇味道有詩《正月十五夜》云:「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形象地描繪了當年元宵之夜燈月交輝,遊人如織,熱鬧非凡的觀燈場面。唐代詩人張悅也曾有詩稱讚了正月十五觀花燈的太平盛世:「花萼樓門雨露新,長安城市太平人。龍銜火樹千燈焰,雞踏蓮花萬歲春。」把元宵節賞燈的情景和燈籠的式樣都描繪得淋漓盡致。李商隱(唐代)則用「月色燈光滿帝城,香車寶輦溢通衢」的詩句,描摹了當時觀燈規模之宏大。詩人崔液(唐代)《上元夜》用「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描述了當年觀燈萬人空巷的熱鬧場面。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歷代文人墨客讚美元宵花燈的詩句數不勝數,詩意地反映了元宵節掛燈賞燈之風俗。

蘇東坡有詩云「燈火家家有,笙歌處處樓。」范成大也寫道「吳台今古繁華地,偏愛元宵影燈戲。」詩中的「影燈」即是「走馬燈」。大詞人辛棄疾曾有一闕千古傳誦的頌元宵盛況之詞「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可見,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況空前,燈市更為壯觀。

明代更加鋪張,將元宵放燈從三夜改為十夜。唐伯虎曾賦詩盛讚元宵節,把人們帶進迷人的元宵之夜。詩曰「有燈無月不誤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似銀。滿街珠翠遊春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樽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代元宵熱鬧的場面除各種花燈外,還有舞火把、火球、火雨,耍火龍、火獅等。清代詩人姚元之寫的《詠元宵節》詩:「花間蜂蝶趁喜狂,寶馬香車夜正長。十二樓前燈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動、精彩別致。

因為月圓燈明,元宵節便衍生了許多習俗和寓意。

其一就是中國的情人節。

花好月圓向來被中國人所推崇,元宵節尤其因為月圓、燈明、時值開春、人盡團圓而成為了一個象徵美好、圓滿、興盛、浪漫的節日。在封建的社會中,未婚男女接受的是「授受不親」的傳統教育,年輕女孩是不允許隨便出外自由活動的,青年男女就很少有接觸的機會,但元宵節卻是個例外。這一天、這一夜,年輕女子可以結伴遊玩,於是賞花燈游燈市便成了男女交誼的「良辰美景」。

北宋歐陽修(也有人說是宋女子朱淑真所作)詞《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去年今年,有相約之喜更有相思之苦。

前人往往有視明月為聊寄相思懷抱的多情之物。如張九齡 《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孟郊《古怨別》:「別後唯所思, 天涯共明月」。張泌《寄人》便徑直讚嘆明月多情:「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後來,蘇軾在《水調歌頭》中的悵問:「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正是從同一方向去發掘明月這一意象的豐饒而複雜的內蘊。天上月圓人間人圓,是人生的一大追求,但這種追求卻常常不能實現。元宵節實現了「月圓人團圓」,不正是得到追捧的緣由嗎?

而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在元宵節賞花燈相遇進而一見鍾情,樂昌公主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等等更是奠定了元宵節成為情人節的基調。

2014年的元宵節和西方的「情人節」(2月14日)相遇,據說這是多少年才能一遇的難得時機。有新聞說,某地元宵節這天領取結婚證的青年男女把民政大廳擠得水泄不通。中國情人節和西方情人節相會,更使得元宵節不僅五彩紛呈並且鮮花簇生,浪漫多彩。在掛燈、觀燈、舞獅、耍社火、猜謎語、放焰火之外,各個花店更是生意興隆,中國的青年男女在千年一遇的美好時辰里結結實實過了個雙份的情人節。

第二是點燈祈福。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不論是彩燈萬盞,還是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都有着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的美好寓意。人們充分地利用這一特殊時間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西北民間有點面燈盞祈福的習俗。這一習俗也許來源於佛教以燈禮佛的傳統。胡申生先生主編的《社會風俗三百題》中說:「佛教教義中把火光比作佛之威神,《無量壽經》有『無量火焰,照耀無極』說法。在佛教教義中,燈一直是作為佛前的供具之一。而且佛教經典中反覆宣傳:『百千燈明懺悔罪』(《菩薩藏經》),『為世燈明最福田』(《無量壽經》)。」可見,以燈祈福的寓意。

面燈盞由蕎面夾雜玉米面、黃米麵捏成,中空外實,掐有花邊,柱形。上籠蒸熟,灌食用油,以麥稈或胡麻稈纏以新棉花為芯,點燃。供天地及祖先各二盞。其餘按一家人丁多少每人兩盞。

常常是各人端了自己的兩盞燈,尋扎安靜避風之處置放,然後靜等燈盞結成燈花。據說,誰的燈花越大誰就越有福氣。

因此,在靜等燈火燃燒的漫長過程中,每個人的心裡是充滿期待和期望的。盯着那一星火苗,就像盯着自己的生命,就像經歷了自己生命的全過程,就像看到自己的生命在一點一點消逝。

也許是那時農村貧窮閉塞落後,還沒有大型的燈會可供觀賞,正月十五的夜是寂靜和神聖的。燈火靜靜燃着,每一個微小的搖擺都讓人提心弔膽,生怕一股風吹滅了自己的燈火。

小孩子容易瞌睡,實在等不及油盡燈干,就睡着了,睡夢裡,還有亮亮的燈火燃着、燃着。

燈花其實是油燈燃燒過程中棉花和秸稈形成的渣滓,如果油盡了,燈芯還沒有燃燒掉,這黑黑的渣滓就如一朵花一樣掛在燈芯上,我們叫做燈花。其實燈花的大小與誰的福氣並沒有關係,是與燈芯的材料有關係的。據說拿胡麻稈做燈芯,容易結花,媽媽就早留好胡麻稈,以備正月十五點燈用。其實正月十五的燈花和正月初一餃子裡的「錢幣」寓意相關,據說正月初一誰吃到包了錢幣的餃子就預示着誰一年有好福氣。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都吃到錢,媽媽就給每個孩子都包一個有錢的餃子。悄悄把包有錢幣的餃子平均分到每一個孩子的碗裡,讓他們在驚喜中相信自己一年來甚至一生的好運。

等我們醒來,媽媽總是指點着說:看你的燈花多大呀,我的孩子多有福氣呀!我們總是沉浸在幸福當中。

現在我懂了,孩子的福氣都是父母給的。但是我還是很懷念那點燈盞守燈的夜晚,一家人在如豆的燈火中,那樣安靜祥和地等待着幸福的降臨。

後來,全家搬到了城市,城市裡多了燈火輝煌的燈市,多了車水馬龍的耍社火踩高蹺等熱鬧的表演,多了五彩繽紛的焰火,今天,我卻於熱鬧中懷念着安靜,懷念那安靜地守候着燈火靜靜燃燒着燈花的元宵節。 [1]

作者簡介

鄒慧萍,女,寧夏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