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魏初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元史·魏初傳出自《元史》,此史是系統記載元朝興亡過程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成書於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王禕(1321~1373)主編。全書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紀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傳九十七卷,記述了從蒙古族興起到元朝建立和滅亡的歷史。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視修史工作,他即位的當年,即元朝滅亡的當年,1368年,便下詔編修《元史》。[1]
原文
魏初,字太初,弘州順聖人。從祖璠,金貞佑三年進士,補尚書省令史。金宣宗求直言,璠首論將相非人,及不當立德陵事,疏奏,不報。後復上言:「國勢危逼,四方未聞有勤王之舉,隴右地險食足,其帥完顏胡斜虎亦可委仗,宜遣人往論大計。」大臣不悅而止。閱數月,胡斜虎兵不來,已無及,金主悔焉。
初,其從孫也,璠無子,以初為後。初好讀書,尤長於《春秋》,為文簡而有法,比冠,有聲。中統元年,始立中書省,闢為掾史,兼掌書記。未幾,以祖母老辭歸,隱居教授。會詔左丞許衡、學士竇默及京師諸儒,各陳經史所載前代帝王嘉言善政,選進讀之士,有司以初應詔。帝雅重璠名,方之古直,詢知初為璠子,嘆獎久之。即授國史院編修官,尋拜監察御史。首言:「法者,持天下之具,御史台則守法之司也。方今法有未定,百司無所持循,宜參酌考定,頒行天下。」
帝宴群臣於上都行宮,有不能釂大卮者,免其冠服。初上疏日:「臣聞君猶天也,臣猶地也,尊卑之禮,不可不肅。方今內有太常、有史官、有起居注,以議典禮、記言動;外有高麗、安南使者入貢,以觀中國之儀。昨聞錫宴大臣,威儀弗謹,非所以尊朝廷、正上下也。」疏入,帝欣納之,仍諭侍臣自今毋復為此舉。時襄樊未下,將括民為兵,或請自大興始。初言:「京師天下之體,要在殷盛,建邦之初,詎宜騷動!」遂免括大興兵。初又言:「舊制,常參官諸州刺史,上任三日。舉一人自代。況風紀之職與常員異,請自監察御史、按察司官,在任一歲,各舉一人自代,所舉不當,有罰,不惟砥礪風節,亦可為國得人。」遂舉勸農副使劉宣自代。出僉陝西四川按察司事,歷陝西河東按察副使,入為治書侍御史。又以侍御史行御史台事於揚州,擢江西按察使,尋征拜侍御史。行台移建康,出為中丞,卒,年六十一。 (選自《元史•列傳第五十一》,有刪改)
譯文
魏初,字太初,是弘州順聖人。他的從祖父魏璠是金國貞佑三年的進士,補為尚書省令史。金宣宗讓臣下對國家政治直率地提出意見,魏璠首先提出出任將相的任選不對,以及不應當立德陵的事,他的疏上奏後,沒有答覆。後來他再次上奏說:「現在國勢已危在旦夕,還沒有聽到四方有勤王的舉動,隴右地勢險要,糧食充足,那裡的元帥完顏胡斜虎也是個可以委託倚仗的人,應該派人前去同他商討國家大計。」大臣們不喜歡他的建議,此事就中止了。過了幾個月後,胡斜虎率軍前來救助,但已經來不及了,金國君主後悔當時沒有聽從魏璠的建議。
魏初是魏璠的從孫,魏璠沒有兒子,以魏初為後嗣。魏初喜愛讀書,尤其精於《春秋》,寫作文章簡練而有章法,二十歲就已經有了聲望。中統元年,朝廷開始設置中書省,魏初被闢為掾史,兼掌書記職。不久,他就以祖母年事已高為由辭去官職回鄉,隱居在那裡教書。恰巧朝廷詔命左丞許衡、學士竇默以及在京師的諸儒,讓他們各自陳述經史諸書所記載的以前各代帝王好的言論及好的政績,選拔進讀的人,有關的衙司推選了魏初應朝廷詔令。皇帝非常尊重魏璠的名望,將他比作古代的耿直大臣,經詢問知道魏初是魏璠的後人,感嘆誇讚了很久。於是就任命魏初為國史院編修官,很快就再任他為監察御史。他首先上言說:「法律是掌握控制天下的工具,御史台則是守護法律的部門。現在法律還沒有制定下來,各官署沒有可以依仗引據的東西,應該參酌制定出這些法律,頒行於天下。」
皇帝在上都行宮宴請群臣,大臣中有些人不能喝完大卮中酒的,就被命令摘去帽子和脫去朝服。魏初上疏說:「臣下聽說君就像是天,臣就像是地,尊卑貴賤的禮節,不可不嚴格區分。現在在朝廷之內有太常、有史官、有起居注,他們是用以討論典章禮制、記述君王言行的;在外有高麗、安南的入貢使者,他們是來觀摩中國禮儀的。昨天聽說宴會大臣時,威儀不謹慎,這不是尊崇朝廷、更正上下尊輩所應該做的。」上奏給皇帝後,皇帝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見,並且還告訴侍臣們從今以後不要再造樣做。當時襄樊二城還沒被攻下,朝廷準備搜求民間壯丁,將他們徵召到軍隊中去,有的人請求此事從大興做起。
魏初說:「京師是天下的根本之地,要務在於使它富庶強盛,魏國之初哪裡能使它受到擾亂。」於是免去了在大興搜取壯丁的事。魏初又上言說:「根據舊的制度,常參官任諸州刺史的,上任後三日,應推薦一人取代他的原職。況且有關風紀的職務同平常官員不同,請從現在開始,監察御史、按察司官員,在任上一年後,各推薦一人取代他的原職,推薦人員不合適,要給予處分,這樣做不僅能砥礪風節,還可以為國家得到人才。」於是他舉薦了勸農副使劉宣以替代自己。他出任陝西四川按察司事,歷任陝西河東按察副使,入朝任治書侍御史。又以侍御史職到揚州行御史台事,提升為江西按察使,不久即被征任侍御史。行御史台遷移到健康,他出任中丞,在任上去世,時年六十一歲。[2]
作者簡介
宋濂(1310年11月4日 -1381年6月20日 ),初名壽,字景濂,號潛溪,別號龍門子、玄真遁叟等,漢族。祖籍金華潛溪(今浙江義烏),後遷居金華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啟、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為「浙東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為太史公、宋龍門。
宋濂與劉基均以散文創作聞名,並稱為「一代之宗」。其散文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閣文學,文風淳厚飄逸 ,為其後「台閣體」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範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為《宋學士全集》七十五卷。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貧寒,但他聰敏好學,號稱「神童」。曾受業於聞人夢吉、吳萊、柳貫、黃溍等人。元末辭朝廷征命,修道著書。明初時受朱元璋禮聘,被尊為「五經」師,為太子朱標講經。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時朝廷禮儀多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辭官還鄉,後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於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時追諡「文憲」,故稱「宋文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