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元史·陳天祥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元史·陳天祥傳出自《元史》,是系統記載元朝興亡過程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成書於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王禕(1321~1373)主編。全書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紀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傳九十七卷,記述了從蒙古族興起到元朝建立和滅亡的歷史。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視修史工作,他即位的當年,即元朝滅亡的當年,1368年,便下詔編修《元史》。[1]

原文

陳天祥,字吉甫,少隸軍籍,善騎射。中統三年,李璮叛據濟南,結宋為外援,河北河南宣慰司承制以天祥為千戶,屯三汊口,防遏宋兵。事平罷歸,居偃師南山,有田百餘畝,躬耕讀書,從之游者甚眾。其居近緱氏山,因號曰緱山先生。

初,天祥未知學,佑未之奇也,別去數歲,獻所為詩於佑,佑疑假手它人,及與語,出入經史,談辨該博,乃大稱異。至元十一年,除從仕郎。十三年,興國軍以籍兵器致亂,行省命天祥權知本軍事。居歲余,詔以本軍為路,有代天祥為總管者,務變更舊政,治隱匿兵者甚急,天祥去未久而興國復變,鄰郡壽昌府及大江南北諸城邑,多乘勢殺守將以應之。時方改行省為宣慰司,萬戶鄭鼎臣為宣慰使。鼎臣帥兵討之,至樊口,兵敗死。黃州遂聲言攻陽羅堡,鄂州大震。

時忽都帖木兒恇怯不敢出兵,天祥言於居貞曰:「陽羅堡依山為壘,素有嚴備,彼若來攻,我之利也。且南人浮躁,輕進易退,官軍憑高據險,而區區烏合之眾與之相敵不二三日死傷必多遁逃者十八九我出精兵以擊之惟疾走者乃始得脫。」居貞深然之,而忽都帖木兒意猶未決。聞至陽羅堡,居貞力趣之,乃引兵宿於青山,明日,大敗其眾,皆如天祥所料。行省聞變,盡執鄂州城中南人將殺之,以防內應,天祥力止之,至是被執者皆縱去。復遣天祥權知壽昌府事,授兵二百餘人。為亂者聞官軍至,皆棄城依險而自保。

天祥以眾寡不敵,非可以力服,乃遣諭其徒使各歸田裡,惟生擒其長毛遇順、周監斬於鄂州市。大德三年六月,遷河北河南廉訪使,以疾不起。人有冤抑,往往就天祥家求直,天祥以不在其位,卻去之。至大四年,仁宗即位,復遣使召之,辭以老疾不起。延佑三年四月,卒於家,年八十。追封趙國公,諡文忠。

譯文

陳天祥,字吉甫,年少時就列入軍籍,善 騎射,中統三年,李璮在濟南反叛,聯絡宋軍為外援。河北河南宣慰司按規定授天祥為千戶,令他屯兵三汊口以防衛宋兵。李璮之亂平定後,他罷職歸家,住在偃師南山中,有田百餘畝,邊耕種邊讀書,來向他求教的人很多。所住地方靠近緱氏山,因號「緱山先生」。

起初天祥並不好學,其兄陳祐也不認為他有什麼特別,分別幾年,天祥把所寫的詩送給陳祐,陳祐懷疑是別人代寫的,同他交談,知他在研究經史,學識淵博,才大為稱讚。至元十一年,始任從仕郎。至元十三年,興國軍因為登記兵器導致騷亂,行省命令陳天祥權知本軍事。

一年後,朝廷把興國軍改為興國路,接替天祥為興國路總管的人,完全改變天祥的政策,嚴厲制裁隱藏兵器的人。所以天祥離開後不久,興國又發生民變,臨近的壽昌府及大江南北的各縣城,叛民乘勢殺守將以響應。當時剛改行省為宣慰司,萬戶鄭鼎臣為宣慰使。鼎臣率兵鎮壓,在樊口兵敗身亡。

黃州叛民揚言要攻打陽羅堡,鄂州官府大為震驚。忽都帖木兒膽怯不敢出兵,天祥對居貞說:「陽羅堡依山建壘,素來防備嚴密,彼若來攻,對我們有利。且南人浮躁,輕率進兵容易退卻,我官軍居高恃險,這些烏合之眾來攻,不到兩三天就多傷亡,逃者會十之八九。到那時我們再出精兵襲擊,只有跑得快的才得免死。」居貞深以為然,而忽都帖木兒還猶疑不決。聞叛民到了陽羅堡,居貞忙引兵前去迎戰,屯兵於青山,第二天大敗叛軍,這一切完全符合天祥的預料。行省聽說民變,將鄂州城中的南人一律逮捕起來,準備大屠殺,居貞想拯救鄂州南人而又做不到。天祥勸阻行省官員,將被捕的平民全部釋放。

派天祥去暫管壽昌府的政事,給他二百兵卒。壽昌叛民聽說官軍來了,都離開壽 昌城去恃險自保。天祥因寡不敵眾,不可以武力鎮壓,便派人去勸說他們各自回家,只活捉了他們的頭目毛遇順、周監,在鄂州市斬首示眾。大德三年六月 ,陳天祥調任河北河南廉訪使,但因病未就任。受到冤枉的人往往到他家中來伸冤,天祥因自己不在任而推辭了。至大四年,仁宗即位,又遣使召他回朝,他以年老多病為由辭謝。延祐三年,卒於家,終年八十七歲。追封趙國公,諡「文忠」。 [2]

作者簡介

宋濂(1310年11月4日 -1381年6月20日 ),初名壽,字景濂,號潛溪,別號龍門子、玄真遁叟等,漢族。祖籍金華潛溪(今浙江義烏),後遷居金華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啟、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為「浙東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為太史公、宋龍門。

宋濂與劉基均以散文創作聞名,並稱為「一代之宗」。其散文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閣文學,文風淳厚飄逸 ,為其後「台閣體」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範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為《宋學士全集》七十五卷。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貧寒,但他聰敏好學,號稱「神童」。曾受業於聞人夢吉、吳萊、柳貫、黃溍等人。元末辭朝廷征命,修道著書。明初時受朱元璋禮聘,被尊為「五經」師,為太子朱標講經。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時朝廷禮儀多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辭官還鄉,後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於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時追諡「文憲」,故稱「宋文憲」。[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