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元史·王都中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元史·王都中傳出自《元史》,此史是系統記載元朝興亡過程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成書於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王禕(1321~1373)主編。全書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紀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傳九十七卷,記述了從蒙古族興起到元朝建立和滅亡的歷史。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視修史工作,他即位的當年,即元朝滅亡的當年,1368年,便下詔編修《元史》。[1]

原文

王都中,字元俞,福之福寧州人。父積翁為國信使,宣諭日本,遇害於海上。都中生三歲,從其母葉訴闕下,世祖閔焉,給驛券,俾南還,賜平江田八千畝、宅一區。已而世祖追念其父功,特授都平江路總管府治中,時年甫十七。僚吏見其年少,頗易之。

都中遇事剖析,動中肯綮,皆愕眙不敢欺。崑山有詭易官田者,事覺,而八年不決,都中為披故牘,洞見底里,其人乃伏辜。吳江學舍久壞不治,而郡守闕,都中曰:「聖人之道,人所共由,何獨守得為乎?」乃首募大家,合錢新其禮殿。秩滿,改郴州路總管。

郴居楚上流,溪洞徭獠往來民間,憚其強猾,莫敢與相貿易。都中煦之以恩,懾之以威,乃皆悅服。郴民染於蠻俗,喜鬥爭,都中乃大治學舍,作籩豆簠簋、笙磬琴瑟之屬,使其民識先王禮樂之器,延宿儒教學其中,以義理開曉之,俗為之變。遷饒州路總管。

年飢,米價翔踴。官倉之米,定其價為三等,都中於下等價減十之二,使民就糴。父老或以兩岐之麥六穗之禾為獻都中曰此聖主之嘉瑞非臣下所敢當遂以聞於朝以內憂去郡民生為立祠服闋,除海北海南道肅政廉訪使。中書省臣奏國計莫重於鹽策。乃如前除鹽亭灶戶,三年一比附推排,世祖舊制也。任事者恐斂怨,久不舉行。

都中曰:「為臣子者,使皆避謫,何以集事?」乃遍歷三十四場,驗其物力高下,以損益之,役既平而課亦足,公私便之。以疾致仕,至正元年卒。贈昭文館大學士,諡清獻。都中歷仕四十餘年,所至政譽輒暴著,雖古循吏無以尚之。又其清白之操,得於家傳,所賜田宅之外,廩祿悉以給族姻之貧者,人尤以是多之。幼留京師,及拜許衡,即知所趨向。中年尤致力於根本之學,有詩集三卷。 (選自《元史•列傳七十一》)

譯文

王都中字元俞,福建福寧州人。父名王積翁,任國信使,到日本去宣諭,在海上遇害。都中七歲時,隨其母到朝廷陳述其父往日本在海上遇害之事,世祖非常同情,給旅費讓他們回南方,並賜平江田八千畝、住宅一所。不久世祖又感念其父功績,特授王都中平江路總管府治中,此時都中年僅十七歲。

同僚中因他年輕,很輕視他。都中遇到事情都進行分析,動輒抓住要害,因此,僚屬感到驚愕,不敢欺騙他。崑山有用欺騙手段買賣官田的,事情暴露,然而八年沒有裁斷。都中為此閱讀以往文書檔案,查清楚事情真相,那些人才服罪。

吳江學校房屋破敗很久未修理,而郡守缺任,都中說:「聖人之道,大家遵守,為何只有一個郡守能做?」於是首先向豪富之家募捐,籌錢新修了典禮殿堂。任期滿後,改任郴州路總管。郴州位於楚之上流,奚谷洞徭獠往來於民間,郴州百姓懼其強悍、狡猾,不敢與他們進行貿易,王都中愛護他們,施以恩澤,用威嚴震懾他們,於是徭獠都心悅誠服。郴州百姓受蠻人風俗影響,喜爭鬥,都中於是大建學舍,陳列籩豆簠簋,演奏笙磬琴瑟,教民學習古代先王的禮樂,並請宿儒進行教育,用義理開導他們,終於使他們的風俗有了改變。調任饒州路總管。

遇饑荒,米價飛漲,官倉之米,分三等價,都中以下等米價減十分之二,讓老百姓前去購買。父老們有人把兩穗的麥子、六穗的稻子獻給他,都中說「:這是聖主的福兆,我不敢當。」就將此事奏於朝廷。因母喪離職,百姓為他立生祠紀念。服喪期滿,官拜海北海南道肅政廉訪使。

中書省臣上奏國民生計莫重於鹽。於是按照舊制設鹽亭灶戶,三年比一次,排定名次,這是世祖時的舊制。擔任此事的人怕遭怨,很久都未進行。都中說:「當臣子的,假如都怕被指責,怎能做成一件事情?」於是走遍了三十四個鹽場,檢查其生產能力之高低,來決定減稅或是增稅,既完成了任務,課稅也豐富了,公私對此感到有利。

因身體有疾辭官回家,至正元年逝世。追贈昭文館大學士,諡號清獻。都中任官職四十餘年,所到之處,政績都極其顯著,而治理郡縣的業績,即使是古代遵守理法的官吏也沒有比他更好的。而他清白的情操,則是得自家傳,除皇帝所賜予的田產和住宅外,朝廷分給的糧食和俸祿全都分給同族和親戚中貧困的人,人們因此更加稱讚他。幼年留於京師,待到拜許衡為師,就確立了自己的人生志向。中年時期,更致力於根本之學,著三卷詩集。 [2]

作者簡介

宋濂(1310年11月4日 -1381年6月20日 ),初名壽,字景濂,號潛溪,別號龍門子、玄真遁叟等,漢族。祖籍金華潛溪(今浙江義烏),後遷居金華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啟、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為「浙東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為太史公、宋龍門。

宋濂與劉基均以散文創作聞名,並稱為「一代之宗」。其散文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閣文學,文風淳厚飄逸 ,為其後「台閣體」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範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為《宋學士全集》七十五卷。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貧寒,但他聰敏好學,號稱「神童」。曾受業於聞人夢吉、吳萊、柳貫、黃溍等人。元末辭朝廷征命,修道著書。明初時受朱元璋禮聘,被尊為「五經」師,為太子朱標講經。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時朝廷禮儀多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辭官還鄉,後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於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時追諡「文憲」,故稱「宋文憲」。[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