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元仁宗與韭菜

中草藥中醫預防治療疾病所使用的獨特藥物。相傳,神農嘗百草,首創草藥,因此被稱為「藥皇」。很多中草藥都是先祖們在生產實踐中發現其療效並經過無數次反覆實踐,逐漸確立其藥效的。可以說是來源於生活,發展於臨床。同時中草藥中有很多都是藥食同源的,所以民間也有「食補」、「食療」的說法。

歷史上有許多名人與中醫藥的傳說,今天我們來講講元仁宗與韭菜的故事。


目錄

元仁宗與韭菜

元仁宗,欽明廣效皇帝(1311-1320),名愛育黎拔力八達(1285-1320),元武宗的弟弟,元朝第四代皇帝,蒙古語稱普顏篤皇帝。

據《飲膳正要》記載,元仁宗新疆打敗沙皇侵略軍隊,班師回到了大都。因數年的軍營生活,四處奔波,操勞過度,腎氣虧虛,患了陽痿症,元仁宗為此十分痛苦。太醫忽思慧知道後,用「羊腎韭菜粥」為他調治。取羊腎一對,羊肉100克,韭菜150克,枸杞子30克,粳米100克,將羊腎對半切開,切成丁狀;羊肉、韭菜洗淨切碎,先將羊腎、羊肉、枸杞子、粳米放鍋內,加適量水文火煮粥,待煮熟時加入韭菜,再煮兩三沸,每日讓元仁宗食用。不到三個月,竟然痊癒,還讓王妃懷了孕。元仁宗非常高興,命忽思慧將此粥列為宮廷食膳良方,經常食用。 [1]

中醫觀點

韭菜又名韭,山韭,豐本,扁菜,草鍾乳,起陽草,長生韭,懶人菜,現代人還稱之為蔬菜中的"偉哥」,它以嫩葉和柔嫩的花莖,花,嫩籽等供人們食用。 性味歸經:辛,甘,溫。 歸腎,肝經。   功效∶溫補肝腎,壯陽固精,暖腰膝。  

主治:陽痿、遺精、白帶白淫,遺尿,小便頻數、腰膝酸軟、冷痛。

===使用注意===陰虛火旺者忌服。韭菜子在藥用時,宜與菟絲子、枸杞子等補腎壯陽中藥相配,因能增強療效;不宜與苦寒中藥(如梔子、黃連、黃柏、知母等)同用,因苦寒中藥能抵消韭菜子興奮性功能的作用。  在日常飲食中韭菜子宜與雞睾、羊睾等動物睾丸同吃,能增強韭菜子治療ED的效果;不宜與鴨肉同吃,因韭菜子性熱,鴨肉性涼,可削弱韭菜子的作用。韭菜入藥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在《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韭菜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散血、除胃熱、解便秘等多種功效,常食韭菜還可增進食慾,促進新陳代謝,增加體力,改善體質,消除疲勞。  現代研究發現韭菜中含有多種營養素,如粗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E核黃素抗壞血酸等。韭菜子也可入藥。作為激性劑,韭菜子有補腎壯陽固精的功效,適用於ED、早泄、遺精等,因此在中醫里,韭菜有一個很響亮的名字叫「壯陽草」,而韭菜子則堪稱「天然偉哥」。   關於性慾減退食療方(韭菜子紅茶)的相關知識。 將韭菜子10克洗淨,與紅茶3克同入茶杯中,用沸水沖泡,加蓋悶5分鐘後即成。代茶,頻頻飲服,可連續沖泡3~5次,當日吃完。促進性慾,溫腎補陽。適用於性慾減退等亞健康狀態。鹽水炒韭子。現行,取淨韭子,用文火炒至有爆裂聲時,邊炒邊噴灑鹽水,再炒干。每韭子100kg,用鹽2kg。 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防潮。韭菜子用於肝腎不足,腎陽虛衰所致的陽痿,腰膝酸軟疼痛。韭子有補肝腎,暖腰膝,壯腎陽的功能.可單味用,或與菟絲子,補骨脂,淫羊藿等補腎壯陽之品配合使用。用於腎氣不固所致的遺精,尿頻,遺尿,帶下清稀。韭子有補腎溫陽,固精縮尿的功效,如《千金要方》單用本品研末或作蜜丸服,腎虛遺精帶下。治遺精,亦常與龍骨,菟絲子配伍,如《丹台玉案》四妙丸.《魏氏家藏方》則以韭子配伍補骨脂,益智仁等補腎縮尿藥,治腎與膀胱虛冷,小便頻數。[2]


通過故事了解中草藥,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途徑。但是在具體使用這些草藥時,還應該在醫師、藥師的指導下擇藥配方。

參考文獻

  1. 《名人用藥與中醫》
  2. 韭菜性味歸經及功效與作用,叉叉功效作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