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元上都遺址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元上都遺址博物館是配合元上都古都城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配套項目。主要功能包括展廳、觀眾服務、藏品庫房、內部辦公、考古科研等。

簡介

元上都遺址南向5公里的一座平地隆起的草原山峰,名烏蘭台。博物館[1]即選址於烏蘭台東側面向遺址方向的半山腰處,參觀者由南而來,繞山而行,通過東北側山腳下的道路進入博物館區,有隱藏而豁然出現之感。

建築設計

設計結合併充分利用現狀廢棄的採礦場來布置博物館的建築主體,以修整被採礦破壞的山體。博物館工作人員入口設置在現狀的一處折線形採礦條坑南端,並將辦公考古科研用房沿折線凹地布置,且沿山坡形狀覆土;保留另一處現狀圓形礦坑,修整作為博物館的下沉庭院,觀眾服務區環繞着此庭院。

遵循對文化遺產環境完整性的最小干預原則,將大部分建築體量掩藏在山體之內,僅半露一小段長條形體,隱喻遺址的城垣,將其由正北向東旋轉18 度,與山體等高線相交,並指向都城遺址中軸線上的起點——明德門,使建築對遺址有理想的視角和軸線關聯;而由明德門處看遺址博物館,建築則縮為一個隱約的方點,體現出對遺址環境完整性的尊重以及人工與自然的恰切對話和協調。

沿着博物館的內外參觀路徑設置了一系列遠眺遺址和草原丘陵地景的平台,直至到達山頂敖包,長長的路徑和不斷停駐的平台是博物館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將元上都的歷史、文化和景觀在此串聯。

為呼應「烏蘭台」在蒙語中 「紅色山岩之上的烽火台」之意,建築主體的外牆和平台、擋牆都採用了一種摻氧化鐵骨料的清水混凝土[2],使外露的建築體量呈現出一種斑駁的紅色,猶如從山體中延伸而出,與四季變化的草原丘陵相應和,呈現出廣袤與蒼涼的場所氣質。

項目獲得2019亞洲建築師協會建築獎金獎,對於元上都遺址博物館評委會給予如下評語:

博物館位於蒙古草原上,距離元上都遺址5公里遠的「烏蘭台」。烏蘭台意為「紅色山岩上的烽火台」——這座建築本身,也如烽火台般脫穎而出。建築大部分嵌於遺棄的採石場中,幾何特徵鮮明的體量由含氧化鐵骨料的混凝土打造而成,仿佛生長於大地之上。在建築造型上,獨具匠心的角度扭轉以及凸出的窗體,呼應着非線性的歷史。建築與山體等高線及都城遺址中軸線相交,使人遊走於建築與自然之間,聆聽天與地的對話。

視頻

元上都遺址博物館 相關視頻

元上都遺址博物館
元上都遺址博物館——傳遞蒙元文化的窗口

參考文獻

  1. 每日科普 | 博物館知識,搜狐,2020-06-10
  2. 混凝土基本知識介紹 ,搜狐,202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