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儒林之鄉行(朱炳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儒林之鄉行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儒林之鄉行》中國當代作家朱炳貴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儒林之鄉行

最早知道「全椒」一名是因吳敬梓。中學語文課本中有一篇《范進中舉》,節選自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從其作者簡介中得知,他是安徽全椒縣人。不過,那時我有關全椒的知識也僅止於此。因吳敬梓在南京生活過很長時間,留下許多行跡逸聞,後來對他的事跡了解得逐漸多了一些。1733年33歲那年,他因科場失意,家庭變故,攜妻將雛,乘着舟船,沿水路來到南京定居在秦淮河畔,其後一直客寓在此。在逐步認識吳敬梓的過程中,順便對全椒也知道得多了一點。

全椒屬安徽滁州,境內以山地、丘陵為主,面積1500餘平方公里,是皖東一個安靜而古老的小縣。這個古名「椒邑」的地方,毗鄰六朝古都南京,自古以來文風昌盛,在安徽有「一桐城,二全椒」之說。歷史上出了不少先賢聖哲,如唐代宰相邢文偉,宋代一門兩相張洎、張璪,明代兵部尚書樂韶鳳、軍事家方瑛、哲學家戚賢,清代吳敬梓更是被胡適稱為「我們安徽的第一個大文豪」。全椒史上的騷人墨客、雅士高僧所撰各類典籍辭章,也卷帙頗繁,如張洎任南唐清輝殿學士時所著的《賈氏譚錄》,吳敬梓的《儒林外史》等。

清末文人薛時雨也是全椒人,他曾應兩江總督之邀,到南京執掌書院,培養了張謇等許多人才。有感於薛時雨的滋樹蕙蘭精神,數年前我寫了一篇關於他在南京教書育人的短文。稿子寫好不久,適逢全椒政協組織召開紀念薛時雨誕辰200周年學術研討會,遂攜稿參會,於當年12月作全椒之行。

全椒離南京不遠,僅一江之隔。它雖只是一個小縣,但我還是得說,它太低調了,我竟然從未去遊覽過。全椒因人文薈萃、文脈綿長,因吳敬梓及其《儒林外史》,被人們稱為「儒林之鄉」。如今的儒林之鄉,是否儒風濃郁、古風依舊?會議報到那天,我計劃利用這一機會,先逛一逛全椒縣城,親身感受一下。那天我早早就趕到了全椒縣城。雖是冬季,但天氣晴好,暖陽和煦,微風不寒,藍天高遠、蒼茫,極適宜在大街小巷閒逛。

全椒城不大,可不乏現代化的氣息,人情味、煙火氣也很濃郁。而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全椒的歷史遺蹟、文脈韻致所滲透出的古樸、風雅氣息。似乎一層層的舊時光,點染在大街小巷,在時光的流淌中,世俗的繁華與落寞積澱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凝結為千年的人文雅韻。徜徉在氤氳着歲月的古寂之氣的街巷裡,恍惚間好似穿越到了歷史文化的場景里。袁家灣是全椒保存較為完整的明清老街道之一,吳敬梓兒時曾在這裡玩耍和讀書。街道從積玉橋至紅欄橋,全長1500米,古樸雅致,仿佛承載着歷史的記憶。店鋪內有打鐵的、彈棉花的、磨刀剪的、賣麵餅的,漫溢出舊時的生活氣息,令人有時光倒回之感。國光樓原名「尊經閣」、「奎光樓」,其所在地是明清時學宮、書院舊址。這裡「襄水環繞學宮如帶,東西以涌金、積玉二橋界之,中為泮池。沿堤植柳,掩映波光,清瀅可掬」,可謂全椒城風景最美之處。將這塊地方留作學宮,供全椒學子讀書,反映了老全椒人的尊師、重教、崇文之風。隨着襄河水綿延流淌,全椒文脈世代相傳。

來到城北,一河橫前,它叫襄河,全椒人的母親河。襄河一如母親敞開懷抱,從東北西三面環抱着小城。襄河將城區與郊野隔開,也隔開了城市的喧鬧與鄉野的靜寂。河的北岸,好一派田園景象,縱目遠眺,凝神尋覓,眼前依稀浮現出吳烺筆下的景致:「歙乃扁舟破晚煙,相風竿影鎮相連。櫻紅筍碧堤邊路,腸斷江南三月天」,「明霞薄襯夕陽紅,小艇蒲帆掛晚風。兩岸月生村市散,呼牛聲在柳陰中」。難怪吳敬梓移居南京後,家鄉全椒總是浮現在他的夢裡:「嗟余辭鄉久,終歲不一至」,「殘燈高枕夜,夢裡故山遙」。

跨過襄河上的敬梓橋,頓覺進入一個寧靜的世界。橋的北頭,就是吳敬梓紀念館。紀念館灰瓦白牆,規模蠻大,顯示了家鄉人對吳敬梓的厚待,當然家鄉也藉助他的影響力提升了自己的名聲和文化高度。南京也有一座吳敬梓紀念館,由於吳敬梓在南京生活極其貧困,未曾留下什麼遺蹟,因此南京人為他建的紀念館格局較小。家鄉人為吳敬梓修建的紀念館裡,料想有一些其他地方看不到的遺物、資料吧。冬陽晴好,館前格外安靜,心中不禁狐疑,怎麼沒有參觀者進進出出?近前一看,原來正在提升改造,暫停開放。本次全椒之行,最期待參觀的地方之一就是此館,豈料吃了一個閉門羹。不過我很快釋然,此趟全椒之行,其文脈風雅已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何況,這座小城如此古韻有味,值得今後常來逛逛呢。

全椒何以能保持古樸之氣、濃郁儒風?我想,這既與它的歷史文脈源遠流長有關,一定也與全椒人對自己歷史文化遺產的敬畏和保護分不開。我的想法在組織會議的全椒政協文史委專家那裡得到了證實。

據他們介紹,全椒人對地方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極其重視。以對地方典籍整理為例,近年來,在縣政協的主持下,他們對全椒的典籍文獻進行了系統梳理,編纂出版了《全椒古代典籍叢書》。這一工作極其枯燥繁瑣,也帶不來什麼經濟效益,如全椒這般規模的城市鮮有開展的。他們還組織召開了多場紀念本縣歷史文化名人的學術研討會,紀念薛時雨誕辰200周年研討會就是其中之一。全椒作為一個不大的縣邑,如此珍惜自己歷史、文化、文脈之情懷,實在令人感佩。他們的目的何在?政協文史委的領導說,文化乃民族之血脈,典籍乃傳承之載體,對其加以整理,可「使吾邑之哲思文采,燭照千秋,資鑒後世」。

近日聞知,全椒又在籌劃召開新的學術研討會,我不禁想起了那次全椒之行,想起那些極力呵護自己歷史文化的全椒人,以及他們的工作熱情、執著精神[1]

作者簡介

朱炳貴,江蘇人,現居南京,輿地文化研究員,文史散文寫作者。出版《南京往事》等,作品獲評年度「蘇版好書」等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