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停止討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也許你是一名討好者,假如不是,你也可能認識這樣的人。

所謂討好型人格,是指一味地討好他人而忽視自己的感受,而一旦停止這樣做,又會陷入自私自利的自責中。

本書作者邁克·貝克特爾博士雖是人際關係方面的專家,但也曾長期身陷討好模式不能自撥。在自我療愈的過程中,他發現討好行為的背後是內心的恐懼在作怪——

◎因為擔心被拒絕或被誤解而選擇撒謊(害怕被拒絕)

◎就算不是自己的錯,也會選擇道歉(害怕起衝突)

◎工作中早來晚走以博得上司的關注(害怕被忽視)

◎經常拿自己和別人比較(害怕自己不夠好)

◎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小心翼翼害怕得罪人(害怕自己不重要)

因為過於在意他人的評價、接納和認可,所以他們的內心被恐懼籠罩,從而忽視了自己的真正需求。

本書不僅探討了導致人們陷入恐懼的5種因素,還研究了實現自我價值的10個基本要素。當你身心足夠健康,可以關注他人、幫助他人時,你會感到發自內心的滿足與平和,過上滿意且平靜的生活。

這也是自己與他人關係的真相:越讓自己幸福,就會越使別人高興。

你可以成為真正的你,而且你仍然可以當一個好人(甚至更好)。

作者簡介

邁克·貝克特爾博士,畢業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他是溝通專家,研討會講師,有多年大學及政府部門的從業經驗,現任富蘭克林柯維公司高級培訓顧問,先後為世界500強企業進行過2500多場研討會形式的講座。

著有《跟任何人都聊得來》《不為他人抓狂》《高難度對話》等暢銷書,曾在《企業家》等知名雜誌上發表多篇文章。其中《跟任何人都聊得來》中文版上市以來,受到無數媒體和讀者的喜愛。

原文摘錄

每個人都想快樂和舒適,我們天性如此。追求幸福的過程,就是我們在「眼前的快樂」和「將來的快樂」之間不斷地尋求平衡的過程。我們想要對自己感覺滿意,於是每個人都本能地拼盡全力追求那美好的一刻。 就討好別人而言,關注別人的需求很容易,因為對方當時給予的積極反應會讓我們感覺很好。這就是為什麼把注意力轉移到我們自己的需求上會讓我們感到不舒服,但這會引導我們走向一個健康的未來。 討好者常常會想,人們從來不會注意到我。他們認為這是因為自己不值得被關注,這說明他們沒有價值。他們自怨自艾,覺得自己不再可愛,假如自己足夠可愛,人們自然就會關注自己。 當我們有意地把別人放在第一位,好讓他們重視我們的時候,我們反而無意地從他們的視線中溜走了。我們正在努力地做着無用功,我們的所作所為保障了自己不被別人看到。我們總覺得這是因為自己沒有價值,其實是因為我們在躲避,自己藏在了別人看不到的地方。 這就是現實:大多數人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我們。他們和我們一樣,只顧考慮自己。

書評

「如果有人不相信我或不喜歡我,那麼這是他們的損失。他們也成不了奧運冠軍。」

這是中國滑雪運動員、天才少女谷愛凌在2022北京冬季奧運會記者發布會上所說的一段經典的回答。

自信而勇敢的谷愛凌活出了真實的自我,也正是許多習慣於討好他人的人所要學習的榜樣。


在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里,那個卑微又執着的女人,一生都在用一種討好的方式去追求她想要的愛。從小時候討好父親以獲得關注,到長大後討好男友獲得愛,即使被嫌棄、被傷害也不願放手。

我們總認為這是藝術的誇張,然而這卻是那些有着討好型人格的人的現實寫照。

有那麼一些習慣於討好別人的討好者,從小到大都生活在卑微地尋求別人認可和接納的日子裡。

即使是我們平常人,也難以避免會有討好別人的時候,常常也會因為某些原因不得不去討好他人,也許是為了得到別人的一點關注和認同,也許是想得到別人的喜愛,也許是想做一個他人眼中的「好人」。

所以,我們從來不敢向別人提出任何要求,而無論別人提出什麼要求,都會一口答應,不敢拒絕。

對別人好本是一種良好品質,但如果是為了讓自己感覺好一點,為了獲得別人的認可而對別人好,甚至是委曲求全、討好迎合,那麼這只能說是一種虛假的好,這也不是真正的「我」,說到底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

如何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好人?在《停止討好》一書里,人際關係專家邁克·貝克特爾博士告訴我們:並非不能去討別人喜歡,只有放下討好的心,當我們身心健康,學會關注自己,能夠自我感覺良好,真心實意地對別人好時,才是真的好。也就是說,我們要做一個健康的「討好者」。


貝克特爾博士認為,不健康的討好者有着以下這幾種典型模式:

● 對自我價值感的需求。 ● 從別人的評價中獲取這種自我價值。 ● 成為別人評價的奴隸。 ● 迎合別人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他們的利益。 ● 深陷其中,感覺被困。 也許我們可以對比一下自己,是否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了討好模式的陷阱。

貝克特爾博士在這本書里將教會我們如何改變討好心理和行為,這也是本書最大的目的:

● 認識到對自我價值感的需求。 ● 意識到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從內心深處獲取價值。 ● 傾聽別人的意見,但不用別人的意見來苛責自己。 ● 與人交往,要考慮別人的利益,而不是只顧自己。 ● 找到自由。

那麼,我們為什麼會委屈自己、討好別人?其實最關鍵的原因就在於,我們把別人當作審視自我的「鏡子」,過度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希望從別人那裡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探究討好者內心的深層需求和心理動力,可以看到有這麼五個方面,暴露了討好者內心最大的恐懼所在:

①我需要你喜歡我:害怕被拒絕 ②我需要你別生氣:害怕衝突 ③我需要你關注我:害怕被忽視 ④我需要你肯定我:害怕自己不夠好 ⑤我需要你離不開我:害怕自己不重要 只有當我們內心足夠強大,正確認識自身價值,從自身特質中找到自身價值所在,對自己有着自己的一套價值評價標準,而不是依賴別人的評判,向別人尋求肯定與滿足,我們才能擺脫討好模式,自信而自愛。

在此基礎上,我們才可以發揮自身的獨特性,去對別人好,從幫助別人中提升自我價值,去影響他人的生活,同時也讓自己得到成長。

說到底,我們不需要通過虛假討好別人來實現自我價值,而是先實現和肯定自我價值,再去幫助別人。


貝克特爾博士在書中提出了實現自我價值的10個要素,也是我們需要重視和投入的10個方面:

①積極主動:承擔個人責任 ②維持交際:運用人際關係的價值 ③樹立信心:正確看待你自己 ④培養真誠:坦誠地面對生活 ⑤加強溝通:掌握溝通技巧 ⑥培養好奇心:保持求知慾 ⑦集中注意力:專心致志 ⑧鍛煉照顧自己:寄希望於自身 ⑨學習感恩:尋找生活中的積極裡面 ⑩秉持全面視角:接受現實 要做到這10點、擺脫討好模式,並不容易,需要勇氣走出舒適區去進行嘗試和改變。也許我們都需要給自己一點信心和堅持。

就像谷愛凌,不會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或是在意別人的評價,或是尋求別人的喜愛而去討好迎合別人,而是清楚自己所熱愛的是什麼並堅定地去追求,這樣才是忠於自己,活出真我。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