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做不了太陽做星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做不了太陽做星星》是中國當代作家楊絳寫的一篇散文。

作品欣賞

仰望浩瀚縹緲的星空,猛然覺得星星是這麼偉大,她用點點星光拼湊成了一片光亮深邃的夢幻。也許有許多人嚮往那光芒萬丈的太陽,讓所有人望而生畏,僅可望不可即而已,而我寧願自己是這眾多星星中平凡的一顆,點綴着黑黢黢的天空,散發着小小的熱量,驅散着那些身處黑暗寒冷的角落中的人們內心無處可藏的淒涼孤寂。即使我不能照亮世界,即使只有一個小小的角落容我棲息,足矣。

古代有多少人讚頌過月亮的皎潔,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縱然是很美好啊,她皎潔無暇,殊不知這是由千千萬顆渺小的星星襯托出來的啊!星星也承載着許多人的願望,她不是渺小的,她心甘情願的在宇宙的一角靜靜呆着。當然,她也很希望有人能夠關注到她,不在乎她沒有亮麗的外表,鮮艷的包裝,只是在乎她,有一種執着的想望。

太陽給予我們的溫暖能照亮我們的心,但其實,沒有人能成為那唯一的焦點。星星不是這樣,她沒有宏大的志向,卻有一種樸實之感。[1]

作者簡介

楊絳(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員,作家、評論家翻譯家劇作家學者。1932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成為清華大學研究院外國語文研究生。1935年至1938年與丈夫錢鍾書一同留學於英、法等國,回國後歷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外語系教授、清華大學西語系教授。1953年,任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研究員。劇本有《稱心如意》《弄真成假》、《風絮》;小說有《倒影集》、《洗澡》;論集有《春泥集》、《關於小說》;散文《將飲茶》《幹校六記》;譯作有《1939年以來的英國散文選》、《小癩子》、《吉爾·布拉斯》、《堂·吉訶德》,其中寫於1984年的《老王》被選為初中教材。沉定簡潔是楊絳作品語言特色。看起來平平淡淡,無陰無晴。然而平淡不是貧乏,陰晴隱於其中,經過漂洗的苦心經營的樸素中,有着本色的絢爛華麗。乾淨明晰的語言在楊絳筆下變得有巨大的表現力。[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