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偏見與溝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偏見與溝通》,托馬斯·佩蒂格魯,琳達·特羅普 著,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成立於1955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建立的第一家大學出版社[1]。作為中國最重要的高校教材和學術著作出版基地,人大出版社始終秉承「出教材學術精品,育人文社科英才」的出版理念,實施精品戰略,建社60多年來已累計出書兩萬五千餘種,出版了一大批具有文明傳播、文化累積價值的優秀教材和學術著作[2]

內容簡介

群體交往的研究和理論近年來已成為社會心理學領域中發展最快、最令人興奮的領域之一。在世界範圍內群體衝突不斷發生的情境中,這項工作顯得愈發重要,人們發現群體交往與溝通能夠成為改善群體關係的有效手段。 本書是兩位作者13年研究成果的結晶,包括這一迅速發展領域的重要方面:在整合了群體溝通領域所有的研究結果的基礎上,作者主要將關注點放在群體溝通的影響、影響與效果在何時會發生以及如何發生、為什麼有時候群體溝通不能起到積極的效果。同時,作者也關注了對群體溝通理論的一些批評性意見。本書涉及群際溝通的起源及早期工作、現狀與最近的發展、欠缺之處與未來發展的方向,無論是對於心理學、社會學、公共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者,還是對於心理學及其他社會科學領域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來說,都是一部可讀性極強的優秀作品。

作者介紹

Thomas F. Pettigrew是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的社會心理學研究教授。自1956年起,他已經發表了超過400篇論文、書的章節以及評論,以及16本書和專着。佩蒂格魯因其在過去半個世紀將社會心理學的關注點集中於群際接觸領域而廣受認可。本書的研究聚焦在找到宏觀(文化和結構)、中觀(情境)和微觀(個體)水平的社會科學理論和研究的聯接之上,而群際接觸正是構成了這樣的一種聯接。佩蒂格魯曾擔任社會問題心理研究學會(Society for the Psychological Study of Social Issues, SPSSI)的主席,曾獲得過協會的柯特勒溫傑出貢獻獎,並兩次獲得協會的戈登奧爾波特群際研究獎。2002年,實驗社會心理學會授予他傑出科學家獎。

Linda R. Tropp是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的心理學副教授,以及該校和平與暴力心理學項目的主席。她主要的研究興趣是多數地位群體和少數地位群體的成員間發生的群際接觸經驗、對社會群體的認同、對群際關係的理解,以及對偏見和劣勢的反應。她曾因在群際接觸領域方面的研究獲得過戈登奧爾波特群際關係獎,並因心理學教學獲得過麥基奇青年成就獎(McKeachie Early Career Award)。

譯者簡介:

林含章,中央民族大學講師,畢業於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方向為族群認同與群際關係。

參考文獻

  1. 出版社編輯工作流程 ,道客巴巴,2012-01-19
  2. 論文和著作的優勢,愛改重在線,202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