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假根,一種單一的或多細胞的在菌絲下方生長出髮絲狀根狀菌絲,伸入基質中吸收養分並支撐上部的菌體,呈根狀外觀。[1]

目錄

假根簡介

在藻類、菌類、地衣苔蘚和一些蕨類植物(包括蕨類植物的配子體)中,生於植物體的下面或基部,具有固着植物體和微弱的吸收功能的根樣結構。它和真根有明顯不同。在來源上,假根是從植物體的表面細胞或基部細胞延伸而成(地衣類是由地衣體下面的菌絲束延伸而成),而真根大多是由胚根發育而來(主根),或由中柱鞘細胞發育而來(側根),也有的是從莖或葉上生出來(不定根)。從結構上,假根都很簡單,不少為單細胞結構,如地錢的原葉體和傘藻等的假根。有的為多細胞結構,如葫蘆蘚等。也有些假根形成固着器,如海帶等。無論何種假根,其內部均無維管組織[註 1],尖端也無根冠。而真根的結構都較複雜,內部都有維管組織,並具有根冠。真根的功能也為固着植物體和吸收水分和無機鹽[註 2],但其效率要比假根高得多。凡假根的植物進化水平都較低,具真根的植物進化水平都較高。

注釋

  1. 「維管組織」:維管組織(vascular tissue)是由木質部和韌皮部組成的輸導水分和營養物質,並有一定支持功能的植物組織。其對植物適應陸生環境有幫助。在有次生生長的植物(大多數裸子植物和木本雙子葉植物),維管組織包括來源於原形成層的初生木質部和初生韌皮部(合稱初生維管組織)及來源於維管形成層的次生木質部和次生韌皮部(合稱次生維管組織)。在只有初生生長的植物(大多數蕨類植物和單子葉植物)維管組織只包括來源於原形成層的初生木質部和初生韌皮部。
  2. 「無機鹽」:無機鹽即無機化合物中的鹽類,舊稱礦物質,在生物細胞內一般只占鮮重的1%至1.5%,目前人體已經發現20餘種,其中大量元素有鈣Ca、磷P、鉀K、硫S、鈉Na、氯Cl、鎂Mg,微量元素有鐵Fe、鋅Zn、硒Se、鉬Mo、氟F、鉻Cr、鈷Co、碘I等。雖然無機鹽在細胞、人體中的含量很低,但是作用非常大,如果注意飲食多樣化,少吃動物脂肪,多吃糙米、玉米等粗糧,不要過多食用精製麵粉,就能使體內的無機鹽維持正常應有的水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