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馬張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傾聽》是中國當代作家馬張留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傾聽
夕陽在江面上輕輕跳躍,粼粼波光是最美的語言。兩個女孩面對長江,低聲談心,裙角飛揚。一個男孩在江灘漫步,時而蹲下身去,翻開石頭,找尋什麼。
那時,我在江濱小城的一所中學實習。周六,幾個孩子相約到江邊玩。作為帶隊老師,看到他們那麼開心,我也很高興。
我在碎石堆上,埋頭尋找驚喜。我相信,石子是有靈魂的,組成石子的那些微粒,因緣而聚合,否則它們就分崩離析,不能合為一體了。腳下的某些石子裡,存有古代的魚和海的姿態。也許它是一尾活了幾千年的魚,從歷史的深處游來。
忽然,我發現一塊七彩石。拿在手裡,反覆端詳,它的表面色彩豐富,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都有。
男孩是我的課代表。他走了一會兒,奔跑着轉到我的身旁。我把石頭遞給他。他遲疑了一下,接過去看了一眼,竟大聲地叫起來:「這石頭真好看!」
我微笑。
「老師,你是怎麼發現它的?」
我又笑。這個問題,叫人怎麼回答!
「原來撿石頭也有意思啊!以前,我可從來沒敢想過。」他激動地說,「老師,你在想什麼?」
「嗯,我想起一個人。」
「誰呀?」
「很久以前的一個英國人,他叫曼特爾。」
「沒聽說過。曼特爾是誰呀?」
「他原先做醫生,在小鎮上開診所,算是中產階級。在後人的眼裡,他是尋龍者。」
「尋龍者?恐龍嗎?」
「是的。曼特爾因為偶然撿到一塊石頭,他的人生從此發生改變。一塊恐龍化石,在今天,很多人只會把它當作普通的石子踢走。只有少數擁有慧眼的人,才可以發現它的價值。」
「他真聰明,也很勇敢。」
「是的。十九世紀初,當時的人們連恐龍都不知道是什麼,他能夠發現化石,更是難能可貴。後來,他就不當醫生,專門做考古,還把自己的房子改造成恐龍化石博物館。」
這時,兩個女孩也走了過來,加入我們的討論。她倆分別是班長和團支書。課代表向她們介紹了曼特爾的基本情況。
我繼續開講:「曼特爾搜集和整理恐龍化石,為探索奧秘,揭開真相,弄得貧病交加,妻離子散,付出了自己的一切,最後服藥身亡。」
班長問,是什麼力量驅使他這麼做?
我笑答:「據說,曼特爾畢生夢想着自己能夠與牛頓齊名,為後人傳頌。」
團支書大聲說:「啊!牛頓可是天才,常人怎麼追趕?」
我點點頭,說:「是的。曼特爾的研究成果後來被同行竊取,他並未獲得廣泛的認可,忙碌一生的結果,也只是付諸東流。對曼特爾的人生,你們怎麼看?」
課代表第一個發言:「我佩服曼特爾。他是為科學開道的先驅,不斷地想要證明自己,維護自尊,他在自己的精神家園裡享受快樂。」
接着,班長發表自己的意見:「曼特爾值得我們學習。我相信在多少個夜裡,他也曾動搖過;在窮困和孤獨中,他也曾迷茫過,但他的一生是充實的,有價值的。他擁有在困境中堅守本心的成功,就像唐僧西天取經一樣執着。他在專注於科學研究時,身上綻放的光彩是無法阻擋的。」
課代表彎腰撿起一塊石子,高高拋出。石子「咚」的一聲,沉到水裡,不見蹤影。
團支書笑着說:「我同意你們的說法。可是,曼特爾認不清現實,不務正業,也是事實。他的人生天平太過偏向於社會方面,而忽略了家庭方面,導致眾叛親離,他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我認為,每個人的心裡要有一把秤,使生活重心不至於太過偏離。與其成天想着出名,在某個領域有一席之地,不如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生活,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無需後世都知道我們的名字,因為歲月會帶走一切。」
班長情不自禁地鼓掌,接着說:「曼特爾好特別哦!不管別人怎麼想,怎麼說,他都勇敢地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他的結局在世人眼中是悲劇,但他是幸福的,因為他追逐過自己的夢想。我相信他不後悔!」
團支書扮個鬼臉,說:「我的意思是,如果曼特爾能把出名之心把握個度,在晚年有親人關懷,做事的時候能呼朋引伴,生病了,有人照料,說不定能推動研究更上一層樓,他少了分從容與收斂,收放自如。」
我伸出大拇指,給孩子們點讚。他們的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真厲害!我想了想,說:「天色不早了,我們回家吧。」
他們仨哈哈大笑。我問為什麼笑。
課代表說:「還以為老師要總結陳詞,慷慨激昂一番。」
我搖搖手,說:「你們都講得那麼好!把我想說的都搶走了。」
同學們又是大笑不止。
晚霞如火,燃燒江天。江水拍打着岸堤,聲響起伏,浪花四濺。我們驅車回家。我的口袋裡揣着那顆七彩石。它被我一直保存到現在。
不一樣的花朵
她是我的學生,網名叫做南宮琳兒。她目光清澈,笑容燦爛。當年讀書時,純樸得可以滴出水來,而且很勤奮,每天天剛亮就起來讀書。因為書緣,我和她的師生緣一直延續到她畢業後好多年。她偶爾會用扣扣跟我聯繫。她的故事,我沒有參與,卻看到人生中最妙曼的風景。
在北京某戲劇學院讀編導專業的她,平時功課很忙,暑假主動留校,參加業務培訓。有一天,她告訴我說:「女生們上課之前都在化妝。初高中好單純,這兒的同學都是學藝術的,一個個打扮得風情萬種,真心看不出十七八歲。」我對她說:「求同存異吧!許多搞藝術的女生,找個藉口是為藝術獻身,其實吃的是青春飯,她們只是把成熟人生階段往前挪了。早熟意味着早衰。」她發個做鬼臉的表情,說:「是哦!我糾結呢,差點就消費一套化妝品。我決定了,放棄。」
南宮特立獨行,只做自己。她進入大學的頭兩年,一直堅持不用手機。同學問之,則曰:「傷害身體不說,催命似的電話,把心也累得夠嗆。教室、食堂、宿舍,三點一線地跑,無需手機。」她總愛寫便箋,清秀瀟灑的字跡,素色的便箋紙,隨手附上一朵清晨帶露的小花,收到的人暗自驚喜,仿佛可以感受到南宮明媚的心情,還有天空的純淨,塵世的溫暖。有人這樣評價南宮:「貧瘠永遠與她不相干。她是純潔的化身,充斥着原始的浪漫。」三兩行短句,也代表着她的品位和思考。沒什麼要緊事 ,聊聊天氣和心情,伴着花園中剛摘下的鳶尾的清香,電話自然就顯得多餘。
有一次,南宮要給暗戀的男生送生日禮物。她想了很久,決定摺紙鶴和星星。功課一結束,她就坐在位置上折。一顆一顆,一隻一隻,然後串成一個風鈴,就拿去送給她的男神。可是,她到達生日會現場,看到那男生收到的禮物特別多,堆得小山似的,有玩偶,有機器人,有各種新奇的玩意。她堅持把禮物交到他的手上。看着他有點驚訝的表情,她內心堅定,神情自若,畢竟要遇到懂得的人,才值得自己珍惜。
有一天,南宮問我:「好多人都說我是木頭疙瘩,老師,您怎麼看?」我笑道:「做木頭,有什麼不好?你難道不想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材?」她也笑:「不想!我就是我,不一樣的花朵!」我理解她的心情,接着說了一段話:「何謂良木?在風雪中久久佇立,發出的聲響連綿悠揚者。經歷諸多四季寒暑,不再有扭曲變形。當理想一旦由濃烈轉為冷淡再變成可有可無的時候,木頭也會明白,是不是做棟樑,未必那麼重要。」她回覆:「老師,我懂了。謝謝您!」
南宮畢業後,在縣文化館工作。這不是依靠她父親曾經做過縣長的背景,而是她自己奮鬥出來的。當前,許多人盲目跟風,指責官二代如何如何,我們也應該看到,那些靠父母過好日子的人,畢竟不是社會的主流。有時南宮隨意的三言兩語,讓人忽然間看到她的光輝之處。記得有一次,談到她以什麼精神作為生活的動力。她說:「我一心只想把工作做好,熱愛生活不是掛在口頭,而是用心去做,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樣才活得坦蕩、安心。」南宮曾經有機會調去文化局當幹部,她拒絕了,拒絕的理由很簡單——因為不喜歡。
作者簡介
馬張留,出版散文集《浮生》、《逆風的翅膀》、詩歌散文集《高原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