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信陽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信陽博物館占地面積34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近3萬平方米。2008年4月,信陽博物館開工建設。2010年9月8日,信陽博物館向社會開放。據2020年5月博物館官網信息顯示,信陽博物館陳展面積近1萬平方米。有青銅器、金銀器、玉器、石器、陶瓷器、木漆器、動植物化石[1]等各類藏品近20000餘件套,其中三級以上文物近2000件套,館藏文物中青銅器較為着名。

基本介紹

信陽博物館是信陽市委、市政府傾力建設的大型文化惠民工程。2008年4月動工,2010年9月8日正式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是信陽市標誌性公益文化設施。占地面積51畝,總建築面積近3萬平方米,其中陳展面積近1萬平方米;現有青銅器、金銀器、玉器、石器、陶瓷器、木漆器、動植物化石等各類藏品近20000餘件套,其中三級以上文物近2000件套,其中館藏青銅器較為着名,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開館近四年以來,信陽博物館的觀眾參觀流量逾118萬餘人次,其中,未成年人14萬人次,青年大學生25萬人次。舉辦臨時展覽33場,高峰期日參觀人數超過5000人次。此外,還接待外國友團90餘批次。為社會各界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文化體驗和精神享受,已成為推介「宜居信陽」的窗口。

信陽博物館常設七個基本陳列廳,以「淮上故園——信陽歷史文化之旅」為主題,以豫南歷史發展的脈絡為序,通過遠古家園、淮上諸侯、楚地王風、天下根親、茶韻天香、豫風楚韻等六大板塊,全面、多維空間地展現和詮釋厚重信陽的文化氣象。館內特設臨時交流展廳,除了基本陳列和館藏文物專題陳列外,可以不定期舉辦國內外大型臨時性特展;可容納近200人的報告廳,設施設備齊全,能夠舉辦學術交流活動。信陽博物館的建成充分滿足了博物館陳列展覽、藏品管理、學術研究、文物保護[2]與修復、社會教育等功能需求,是信陽地區較大的集收藏、保護、研究、陳列、教育為一體的大型公益性文化機構和對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信陽博物館以充滿創意的文化情懷,為城市拓展新的文化空間,成為培養城市文化的氣質、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塑造城市靈魂的重要推力、和一個集收藏展示、科普教育、文化交流、旅遊休閒等多種社會服務功能於一體的城市會客廳。

信陽博物館坐落於羊山新區,東與百花園相鄰。它的建成開放,飽含着城市管理者的戰略思考,凝聚着建設者的心血和智慧,滿載着市民們的夢想和期冀,既是當代中國博物館發展的一個縮影,也是魅力信陽城市發展的必然,是信陽城市文明的標杆和文化建設的標誌性成果。

視頻

信陽博物館 相關視頻

信陽博物館的文物
信陽博物館的一天:孩子們有趣快樂的一天

參考文獻

  1. 何謂化石?有什麼價值? ,搜狐,2019-12-16
  2. 文物保護工作的意義和要求 ,搜狐,2019-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