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侯材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侯材驥,號仙舫,安仁縣龍海鎮人,生於清道光年間。其父侯振煥,是一個優廩生,博學善文,授徒訓子,享有盛名。

  • 子三人,材驥居長;次材驊,監生;材驤,庠生。
  • 材驥於咸豐辛酉年(1861年)考取拔貢生;同治元年(1862年),在順天鄉試考取舉人。

基本信息

姓名    侯材驥  
生卒    不詳     
字號    字伯衡,號仙舫     
民族    漢      
官職    台灣知府、福州、漳州任知府  
出生地   安仁縣龍海鎮
所處時代   清朝   

人物專題

人物介紹

侯材驥,原名矞祥,字伯衡,號仙舫,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六月六日亥時生於湖南省安仁縣龍海鎮萬田村新灣組, 湖南侯氏始祖侯曉(唐朝進士、衡州刺史、誥授奉政大夫)第三十六代後裔,祖父侯慶澤(敕封奉直大夫、晉贈資政大夫)、父親侯振煥(誥贈奉直大夫、晉贈資政大夫)。幼年啟蒙於龍海鎮萬田村桂林書院,後就讀於承坪鄉楚興寺學校。兄弟三人,材驥居長,廩生,咸豐辛酉年(公元1861年)24歲,考取拔貢生;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25歲,參加順天(今北京) 恩科鄉試考取舉人,初錄國子監學正,做了皇子的老師。後奉任清王朝戶部廣東司主事,做了二十年京官。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46歲,外放出任台灣知府。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49歲,調任福州知府,後繼任漳州知府。1882年(壬午年)首任恩科福建鄉試文闈內監試,1889年(己丑年)再任恩科福建鄉試辯證文闈內監試,親自為朝廷選拔人才。欽加鹽運使銜,福建補用道台。賞戴花翎, 誥授中議大夫,晉贈資政大夫。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3月16日病逝於福建省城善後總局,終年57歲。

侯材驥天資聰頴,博學善文。殿試作文《吾斯之未能信子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語言優美,思想深刻,充分體現了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獲得極高評價,時大主考戶部尚書加三級羅蔦批:「理精詞湛,思沈力厚,機暢神流。」侯材驥是這麼寫的,也是這麼做的,他畢生恪守:「窮而淑身,達而淑世」,「處而有守,出而有為」,「造物不如造道」的修身經世之道。任京官二十年如此,受命危難之際,任台灣知府彌堅。

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底中法戰爭爆發。在戰爭期間, 清朝廷內自始至終存在着主戰派和主和派的激烈鬥爭。慈禧太后李鴻章為代表的一派主張忍讓、求和、避戰妥協;左宗棠張之洞曾紀澤劉銘傳等為代表的一派主張抵抗。侯材驥作為台灣地方最高行政長官,守土有責,愛民如子,十分痛恨外國侵略者,力主以戰促和。光緒十年六月十四日(公曆1884年8月4日),法國遠東艦隊副司令、海軍少將利士比率三艦侵犯基隆,企圖奪取基隆煤礦,保證戰爭需要。侯材驥肩負重任,沉着應戰。軍餉短絀,材驥勸諭台島紳商捐輸達數十萬銀兩;兵力不夠,侯材驥又徵募僑居台島的漳州和泉州人從軍,把他們編為民團,這些人勇悍善戰,積極協助同屬主戰派的督辦台灣事務大臣劉銘傳率領的官兵進行英勇反擊,打死打傷法軍100多人,其中擊斃隊長1人,法軍狼狽逃回艦上。同年八月十二日(公曆9月30日), 法海軍中將孤撥率主力艦隊再次進犯台灣,強占基隆。為克服我軍兵力有限、戰線不宜太長的矛盾以及法軍海戰占優、陸戰較弱的特點,侯材驥的民團和劉銘傳的官軍決定主動退守淡火,積極布防, 誘敵深入。八月二十日(公曆10月8日)起,法軍果然在炮轟淡水炮台後,大搖大擺地登陸進入了侯材驥和劉銘傳布下的天羅地網。待法國海軍棄艦深入淡水內陸無船堅炮利可依處於陸戰弱勢時,侯材驥憑藉地利、人和優勢揮師殺敵,短兵相接,展開肉搏,與敵死戰,法軍驚慌失措,被殺100餘人, 並割下法軍陸戰隊司令方丹首級。我台灣軍民獲得大勝。法軍全線潰退,逃回艦上。轉而對台實行封鎖。劉銘傳電請李鴻章派艦隊來解圍,李卻按兵不動。軍情緊迫,而清廷派的欽差大臣與福建的巡撫、道台,互相扯皮,不負責任,台防岌岌可危!在此危急情況下,材驥從容鎮定,固守淡水。法軍進攻多次,皆被團勇與官軍擊退。法人進攻不得逞,只好講和。台灣得以保全,金甌無缺,侯材驥守台護台功勳卓著。有人勸他上報功績,侯公道:「這是守土者應盡責任,何功之有?」

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侯材驥調任福州、漳州任知府,深得閩浙前後總督卞寶第譚鍾麟的器重。

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 侯材驥因病去逝,閩人多為哀悼,台民更是悲切,三子扶欞回鄉,歸葬於今龍海鎮萬田村新灣組對面高山嶺北坡。

人物貢獻

  • 台灣土肥物阜,人民殷富,但教育事業落後,讀書求學者甚微。材驥認為:一個地方缺乏教育的支撐,勢必影響今後可持續發展,要確保台灣的長治久安, 「造物不如造道」。秉着這種理念,侯材驥捐己俸創建崇文書院,招收青少年就讀,並親自督考閱卷。經他號召提倡,台島教育於是得以振興。台民感其恩,替他建立生祠,以示懷念。
  • 台灣富庶,以前在此作官者,多有苛征暴斂,貪贓枉法,為害島民。侯公在台島任知府四年,嚴汰各項陋規,厲行勤政廉政。他以身作則,除額定薪津外,不妄取分文,清廉自守,家無長物,受人尊敬。台人共稱道其為官清廉。

人物紀念

  • 為紀念侯材驥抗法入侵及發展台灣教育、農業,整頓吏治等豐功偉績,2001年,安仁縣人民政府將其墓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201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將其故居、墳墓及侯氏宗祠列為本省第九批文物保護單位。
  • 人們還一致稱讚並追認他為「抗法民族英雄」,為他驕傲和自豪。

史料記載

  • 《湖南拔貢志》載:侯材驥,誥授中議大夫,晉贈資政大夫,欽加鹽運使銜福建候補道。歷任台灣、福州、漳州等府知府,壬子(1702)、辛卯(1711)兩科文闈內監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