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侯嬴抱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侯嬴抱關,歷史典故。[1]

故事內容 

嬴(yíng迎):通「盈」。此處用於人名。此典指隱士侯嬴看守城門,但得到魏公子無忌的賞識厚待,兩人皆在當時聞名。後以此典比喻隱居的賢人義士;也比喻人未得機遇而暫處困窘境地。侯嬴(?——前257年),戰國時魏國(都大梁,今河南開封西北)人。魏國的隱士,年已七十,家裡貧窮,做大梁(今河南開封)東門的守門人。魏公子無忌聽人稱讚他,前去問候,要贈送他豐厚財物。侯嬴不肯接受,說道:「我保持高潔品行幾十年,終究不能因為看守城門貧困之緣故,而接受公子財物。」魏公子無忌於是擺設酒席,大請賓客。客人們來齊坐定以後,魏公子無忌親帶騎從,空着車子左邊上座,親自去迎接東門侯先生。侯先生穿着破舊衣帽,直接登上魏公子無忌車的上位坐下,也不謙讓,想藉此來觀察魏公子。魏公子握着馬韁繩,更加恭敬。侯先生又對魏公子說:「我有個朋友在街上屠坊里,希委屈您的車馬,讓我去訪問他。」魏公子駕着馬車來到市場,侯先生下車會見他朋友朱亥,眼睛瞟看公子,故意久久地站着,跟他朋友講話,暗中觀察魏公子。魏公子臉色更加溫和。這時候,魏國的將相、王族、賓客坐滿堂上,等候魏公子回府開宴。而市場上的人還看着魏公子握着韁繩,隨從人員都暗地裡咒罵侯先生。侯先生看到魏公子臉色始終不變,才辭別朋友,登上馬車。來到魏公子家中,魏公子帶領侯先生坐在上首,並向他一個一個地介紹賓客。客人們都吃驚。在飲酒高興時,魏公子起立,來到侯先生面前敬酒祝福。侯先生便對魏公子說:「今天我為公子盡力也足夠了。我只是夷門的守門人,而公子卻親自帶着車馬,在大庭廣眾之中親自去迎接我,我本不應該去訪問朋友,卻要公子特意陪我去訪問。然而我想要成就公子禮賢下士美名,故意讓公子的車馬久久地停在市場上,我與客談話來觀察公子態度,公子更加恭敬。這樣市場上的人都把我看作小人,而認為公子是有德行的長者能禮賢下士了。」於是宴會散了,侯先生就成為魏公子無忌的上賓。此典又作「抱關」、「夷門抱關」、「侯嬴報恩」、「監門」、「夷門」。

出處 

《史記》卷77《魏公子列傳》2378、2379頁:「魏有隱士(古指有學問、有才能,但隱居不願參加政治活動之人)曰侯嬴,年七十,家貧,為大梁夷門(大梁有十二城門,東門叫夷門)監者(管理城門開關之吏役)。公子聞之,往請,欲厚遺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潔行數十年,終不以監門困故而受公子財。』公子於是乃置酒大會賓客。坐定,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侯生攝敝衣冠,直上載公子上坐,不讓,欲以觀公子。公子執轡(pèi配,駕馭牲口用之嚼子和韁繩)愈恭。侯生又謂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願枉車騎過之。』公子引車入市,侯生下見其客朱亥,俾倪(bǐ nì筆溺,同「睥睨」,斜眼睛看)故久立,與其客語,微察公子。公子顏色愈和。當是時,魏將相宗室賓客滿堂,待公子舉酒。市人皆觀公子執轡。從騎皆竊罵侯生。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贊賓客,賓客皆驚。酒酣,公子起,為壽侯生前。侯生因謂公子曰:『今日嬴之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門抱關者也,而公子親枉車騎,自迎嬴於眾人廣坐之中,過客以觀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嬴為小人,而以公子為長者能下士也。』於是罷酒,侯生遂為上客。」


【今譯】 戰國時魏國有隱士名侯嬴,年已七十,家貧,做魏都大梁城門夷門的看門吏。信陵君聞知,前去請他,想給他豐厚的饋贈,侯嬴不受,說:「我保持高潔品行幾十年,不能因為守門窮困而受您的財物。」信陵君於是設宴大請賓客。賓客來齊,信陵君帶着騎從,將車上左邊空出來,親自去接侯嬴。侯生穿着舊衣冠,上車就坐在上坐,也不謙讓,想以此考察信陵君。信陵君拿着韁繩愈加恭敬。侯嬴又故意要求乘車去鬧市訪客,談了很久,以察看信陵君態度。一市人圍觀信陵君駕車,隨從全都悄悄罵侯嬴。侯嬴見公子始終態度恭謹,才辭客上車,至府中,信陵君讓侯嬴上坐,將他介紹給全體賓客,賓客都吃了一驚。酒酣,信陵君起身為侯嬴祝酒。侯嬴才對信陵君說:「今天我為公子效勞也夠了。我只是個夷門的看門吏,而公子親自帶着車騎,在大庭廣眾之中迎接我,本不應再去會別客。而我想成就公子的名聲,故意讓公子車騎在市上久立,與客談話來觀察公子態度,公子卻更加恭敬。市人都會把我當成小人,而認為公子是長者能禮賢下士的了。」於是結束宴會,侯生被列為上客。

參考資料 

  1. 侯嬴抱關 國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