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依蘭 (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依蘭(植物)
圖片來自beauty104

依蘭學名:Cananga odorata (Lamk.) Hook. f. et Thoms. )是番荔枝科[1] ,依蘭屬常綠大喬木,高可達20米,樹幹通直,樹皮灰色;葉大,膜質至薄紙質,葉片卵狀長圓形或長橢圓形,葉面無毛,葉背僅在脈上被疏短柔毛;上面扁平,下面凸起;花序單生於葉腋內或葉腋外,花大,黃綠色,芳香,花梗被短柔毛,有鱗片狀苞片;萼片卵圓形,外反,綠色,花瓣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雄蕊線狀倒披針形,果近圓球狀或卵狀,黑色。4-8月開花,12月至翌年3月結果。 依蘭原產緬甸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為熱帶海島性陽性樹種,喜高溫潮濕環境。世界各熱帶地區均有栽培,主產地在科摩羅群島和[[馬達加斯加[[西北部;中國雲南、福建、廣東等省有栽培。 花有濃郁的香氣,可提制高級香精油,是一種用途很廣的重要的日用化工原料。

別名

加拿楷(中國植物學雜誌);依蘭香(熱帶植物研究);鍋裸剎版那(雲南傣語);香水樹(台灣);伊蘭伊蘭(直譯名,常見於常品說明)

形態特徵

常綠大喬木,高達20多米,胸徑達60厘米;樹幹通直,樹皮灰色;小枝無毛,有小皮孔。葉大,膜質至薄紙質,卵狀長圓形或長橢圓形,長10-23厘米,寬4-14厘米,頂端漸尖至急尖,基部圓形,葉面無毛,葉背僅在脈上被疏短柔毛;側脈每邊9-12條,上面扁平,下面凸起;葉柄長1-1.5厘米。 花序單生於葉腋內或葉腋外,有花2-5朵;花大,長約8厘米,黃綠色,芳香,倒垂;總花梗長2-5毫米,被短柔毛;花梗長1-4厘米,被短柔毛,有鱗片狀苞片;萼片卵圓形,外反,綠色,兩面被短柔毛;花瓣內外輪近等大,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5-8厘米,寬8-16毫米,初時兩面被短柔毛,老漸幾無毛;雄蕊線狀倒披針形,基部窄,上部寬,藥隔頂端急尖,被短柔毛;心皮長圓形,被疏微毛,老漸無毛,柱頭近頭狀羽裂。成熟心皮10-12,有長柄,無毛,成熟的果近圓球狀或卵狀,長約1.5厘米,直徑約1厘米,黑色。花期4-8月,果期12月-翌年3月。

分布區域

依蘭原產緬甸、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為熱帶海島性陽性樹種,喜高溫潮濕環境。世界各熱帶地區均有栽培,主產地在科摩羅群島和馬達加斯加西北部;中國雲南、福建、廣東等省有栽培。

繁殖方法

依蘭的果子十二至翌年3月成熟,呈紫褐色。採得鮮果子後,直接洗去果肉,取出種子,即可準備播種。依蘭的%種皮成骨質,為促進萌芽,採用溫水處理,用40℃的溫水浸種24小時以後,每天用30℃的水換洗浸泡5-8天,取出播種,發芽率達90.3%。依蘭的種仁成嚼爛狀,含油量較高,不宜久貯,最好是現采現播。 播種後要覆一層薄土,再蓋上一層稻草,每天澆水兩次,保持苗床濕潤。在17-18℃的氣溫下,25天開始發芽,隨着溫度的升高,發芽的時間可以縮短。依蘭的幼苗生長較快,所以播種要稀一些,播得太密,苗生長細長,適當稀播,小苗就粗壯,側根也較多。當幼苗出現三對真葉時(此時苗高15-20厘米)即可移植,6個月的苗木(此時平均高37厘米、徑0.65厘米)可以出圃定植。

栽培技術

栽植的園地要求潮濕,土壤肥沃,以砂質壤土或腐殖質土最為適宜。依蘭的定植,採用裸根移植成活率也很高。由於該樹生長迅速,樹高大,冠幅寬,又可連續生產幾十年,因此栽植的株行距要求大一些,在中國西雙版納的條件下,以6米×6米,每畝栽植不超過20株較為恰當。適當的株行距,株高的生長相成減弱,枝條充分生長,有利於植株開花而採摘花朵也較方便。 依蘭的管理比較簡單,沒有發現嚴重的病蟲害。由於株行距較寬,在幼齡時候,要經常鋤除雜草,有條件的地方乾季要澆水。最好是在行間間作短期作物,如林糧間作,以充分利用土壤,減少雜草。栽植6、7年後,林冠逐漸連接,行間還可間作一些耐蔭的經濟作物,進行多層多種的經營。依蘭的適應性比較強,冬天溫度在0℃左右時,植株的幼嫩部分只有輕微的凍害,並無大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