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佩夜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佩夜蛾

中文學名:佩夜蛾

拉丁學名:Oxyodes scrobiculata Fabricius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昆蟲綱 Insecta

目:鱗翅目

科:夜蛾科

佩夜蛾, 昆蟲名,為鱗翅目夜蛾科。既為害龍眼,又可為害荔枝;龍眼合夜蛾僅發生為害龍眼樹。食葉夜蛾以幼蟲咬食果樹的新梢嫩葉,蟲口數量大時,可在3-5天把整批嫩葉食光,僅留主脈,形成禿梢,嚴重影響新梢正常生長,削弱樹勢。[1]

佩夜蛾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19-21mm,翅展51-53mm。頭部及胸部褐色帶灰黃,額兩側白色,翅基片後部淺黃色;前翅黃色帶褐,亞端線外方帶棕色,基線黑色,波浪形,內線只在亞中褶現1黑條,環紋為1黑環,中線黑色,腎紋黑邊,中有黑曲紋,外線雙線黑色,鋸齒形,兩線相距較寬,亞端線黑色,鋸齒形,中部近外線,緣毛端部黑白相間;後翅杏黃色,前緣有1煙斗形黑條紋,外線黑色,鋸齒形,亞端線雙線黑色,鋸齒形,外方另1波浪形黑線;腹部黃色。

卵粒半球形,橫徑0.5毫米,表面具縱行的網狀刻紋,淡綠色。

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33-37毫米,胸寬5毫米。體色淡綠、灰綠至黑褐色不定。常見的體色有幾種類型:①頭淺紅,胸、腹部淡綠色,背線明晰,其餘線紋不明顯;②頭桔紅色,體背黑色,背線、亞背線以及腹面均為黃色,氣門線黑色,胸足和腹足黃色,臀板桔紅色;③頭紫紅色,體淡紅色,臀板與臀足紅色,圍氣門片褐色;④全體呈灰綠色,背線、亞背線淡白色。頭部額縫和顱中溝凹陷,顱側區有8-9橢圓形小點組成的黑色斑團。具單眼6個,半球形突起。上顎端部黑色,具6格圓純小齒,第4枚較大。觸角長、粗。胸足3對,正常;腹足4對較長,趾節呈「八」字形;臀足粗長,向後呈「八」字形斜伸,趾節也呈「八」字形分開。

體長19-22毫米,胸寬4-5毫米。由黃褐色漸變為紅褐色,表被白色蠟質粉狀物。頭稍前突,蛻裂線在前胸,中胸背略除起。觸角、前翅和中足伸達第4腹節後緣附近,中足伸至翅端。腹部末端具絲狀端溝的臀棘8根。

佩夜蛾生活習性

此蟲在廣西的西南部1年發生6代以上,以蛹越冬。每年4-11月上旬都可發現其幼蟲發生為害,其中以5-7月最烈。此期,其卵歷期約4天,幼蟲期11-16天,蛹期8-10天,成蟲壽命7-10天,完成世代歷期約30天。成蟲於夜間羽化,白天在樹冠內層棲息。成蟲受驚擾即飛逃,作上下跳躍式的短距離飛翔,然後又回到原地或附近果樹上停息。夜間進行交尾與產卵,卵散產在已經萌動的芽尖小葉上。幼蟲5齡,孵化後的低齡幼蟲咬食初伸展的幼葉片,由於食量很小,不容易引起注意;4-5齡期進入暴食階段,食量大增,往往可在3-5天內將整批嫩葉取食,剩下主脈而成禿枝。

幼蟲有假死習性,低齡幼蟲遇到驚擾即吐絲下垂,大齡幼蟲則向後跳動下墜,或前半身左右劇烈擺動。老熟幼蟲入表土層中或在土團下和地表枯葉下作室,吐絲作薄繭後化蛹。

佩夜蛾防治方法

加強果園管理,堅持做好園地清掃枯技落葉;冬季結合清園,進行除草和翻鬆園土,以減少蛹期的蟲口基數。

對此蟲蟲口密度低和零星發生的果園,利用幼蟲有假死落地的習性,可採用人工搖動果樹的枝條,促使幼蟲落地,人工加以捕殺或放雞喙食。

龍眼、荔枝的各次梢期均有此類蟲為害,尤其夏梢、秋梢受害較重。因此,要做好蟲情監測工作,掌握幼蟲在3齡以前噴藥1-2次。可使用的藥劑品種有:15%8817乳油2500-30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或80%敵敵畏乳油或40%氧化樂果乳油的1000倍液,18%殺蟲雙水劑300-400倍液,或52%農地樂乳油2000-2500倍液,或30%雙神乳油1000-2000倍,或其他菊酯類殺蟲劑。

參考來源

  1. 佩夜蛾,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