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佛郎豆灰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佛郎豆灰蝶

來自 新浪博客 的圖片

界 動物界

鱗翅目

灰蝶科

佛郎豆灰蝶,昆蟲,屬於灰蝶科[1]

簡介

前翅長14毫米。青藍色,具狹窄黑外緣帶,後翅近臀角有兩三角形斑。翅反面灰色,外緣邊具黑點和黑線紋,外緣帶具內外夾以黑斑的紅斑列(前翅)或紅帶(後翅)。分布阿爾泰、薩吾爾山、準噶爾盆地—阿拉套山。

豆灰蝶屬 (45種,分布於古北區和新北區)艾豆灰蝶 ardis Balint & Johnson,1997巴豆灰蝶 badachshana (Forster,1972)巴羅豆灰蝶 baroghila (Tytler,1926)★費加豆灰蝶 ferganus (Staudinger) (《新疆蝴蝶》)費魯豆灰蝶 firuskuhi (Forster,1940)克瓦豆灰蝶 kwaja (Evans,1932)★佛郎豆灰蝶 phlaon (Fischer & Walbheim) (《河南科學》第23卷增刊)愛吉豆灰蝶 aegidon (Gerhard,1853)★豆灰蝶 argus (Linnaeus,1758)(模式種)

豆灰蝶識別與防治

2014-4-17 黑土農技網(改編) 資料來源: 豆瓣日記

豆灰蝶又叫銀緣琉璃小灰蝶(拉丁學名Plebejus argus),別名豆小灰蝶、銀藍灰蝶。分布區域全歐洲的石南荒地和草地,穿過溫帶亞洲到日本。在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陝西、甘肅、青海、內蒙古、湖南、四川、新疆等有分部。主要寄生於大豆、豇豆、綠豆、沙打旺、苜蓿、紫雲英、黃芪等豆科植物,以及大薊、小薊、牛蒡、艾屬(蒿屬)、鼠麴草等菊科植物。

一、形態特徵

豆灰蝶分類歸為鱗翅目,灰蝶科。成蟲體長9—11mm,翅展25—30mm。雌雄異形。雄翅正面青藍色,具青色閃光,黑色緣帶寬,緣毛白色且長;前翅前緣多白色鱗片,後翅具1列黑色圓點與外緣帶混合。雌翅棕褐色,前、後翅亞外緣的黑色斑鑲有橙色新月斑,反面灰白色。前、後翅具3列黑斑,外列圓形與中列新月形斑點平行,中間夾有橙紅色帶,內列斑點圓形,排列不整齊,第2室1個,圓形,顯著內移,與中室端長形斑上下對應,後翅基部另具黑點4個,排成直線;黑色圓斑外圍具白色環。卵扁圓形,直徑0.5一0.8mm,初黃綠色,後變黃白色。幼蟲頭黑褐色,胸部綠色,背線色深,兩側具黃邊,氣門上線色深,氣門線白色。老熟幼蟲體長9一13.5mm。背面具2列黑斑。蛹長8—11.2mm,長橢圓形,淡黃綠色,羽化前灰黑色,無長毛及斑紋。

二、生活習性

河南1年生5代,以蛹在土壤耕作層內越冬。翌年3月下旬羽化為成蟲,4月底至5月初進入羽化盛期,成蟲把卵產在沙打旺等葉片或葉柄上,在田間繁殖5代,9月下旬老熟幼蟲鑽入土壤中化蛹越冬。成蟲喜白天羽化、交配。交配10一40分鐘,個別達1.5小時。成蟲可交配多次,多次產卵,卵多產在葉背面,散產,有的產在葉柄或嫩莖上,每產1卵40一55秒,每雌產卵46—121粒,雌蝶壽命14.6天,雄12.4天,卵期4.5—6.3天,幼蟲5齡,3齡前只取食葉肉,3齡後食量增加,最後暴食2天進入土中預蛹期。幼蟲有相互殘殺習性,常與螞蟻共生。幼蟲老熟後爬到植株根附近,頭向下進入預蛹期1—2天,蛹期7—14天。

三、危害症狀

以幼蟲為害寄主植物,成蟲常在花上活動,幼蟲常與蚜蟲共棲。幼蟲咬食葉片下表皮及葉肉,殘留上表皮,個別啃食葉片正面,嚴重的把整個葉片吃光,只剩葉柄及主脈,有時也為害莖表皮及幼嫩莢角。

二令幼蟲取食野豌豆嫩芽

取食米口袋豆莢末令幼蟲

四、防治方法

1、選用抗蟲品種。

2、秋冬季深翻滅蛹。

3、幼蟲孵化初期噴灑25%滅幼腮3號懸浮劑500—600倍液,使幼蟲不能正常蛻皮或變態而死亡。

4、百株有蟲高於100頭時,及時噴灑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20%滅多威乳油1500一2000倍液。

參考來源

  1. 佛郎豆灰蝶, 動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