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佛教典故-----清明的智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聰明才智可能帶來一時的榮耀,但是卻無法克服侵蝕理性的惡念;清明的智慧,是煩惱暗宅中的明燈,能破除惡見。正知正見猶若良藥,而善知識則如調配藥方的醫者,欲除心中煩惱之毒,須先識得良醫,並按部就班的服藥。

清明的智慧

  聰明才智可能帶來一時的榮耀,但是卻無法克服侵蝕理性的惡念;清明的智慧,是煩惱暗宅中的明燈,能破除惡見。正知正見猶若良藥,而善知識則如調配藥方的醫者,欲除心中煩惱之毒,須先識得良醫,並按部就班的服藥。切莫輕信來路不明的「秘方」,否則,非但無法袪毒,反倒加重了病情。行者!當以恭敬之心淨信正法──皈依佛,禮敬一切有情本具的佛性;皈依法,以謙卑心修學無量法門,深信因果;皈依僧,反省檢討,自淨其意,恆修戒定慧三無漏學。相信,化度了自心的貪瞋痴慢疑,清淨的智慧必能現前。

  清早,佛陀與弟子們經過犁越河畔,要前往毗舍離城時,發現有一艘漁船捕到大魚,可是怎麼也拉不上來……最後,五百位漁夫召集了五百位牧牛人,連同牲口們,拚着命、氣喘吁吁的,總算把大魚拉上岸。一看,大家不禁倒退了好幾步,寒毛直豎,因為這條魚身上,竟然長了上百個頭!有的像驢,有的像馬、駱駝、虎、狼、猿猴、狐狸,豬頭、狗臉……叫得出名字的、從未見過的,一應俱全。

  佛陀獨步安詳地走到百頭魚身邊,殷殷詢問了三次:「你是迦毗黎嗎?」魚皆答:「是。」世尊又問:「當初教養你的人,現在在什麼地方呢?」魚說:「她墮入阿鼻地獄,苦不堪言……」聽到百頭魚會說話,大眾的疑惑更深了,於是多聞第一的阿難,恭敬地走向前去,請世尊為大眾開示百頭魚的因緣果報……

  在迦葉佛時代,有一位婆羅門之子,名叫迦毗黎。迦毗黎非常聰明好學,從小到大,無論在任何團體中,他的表現都非常傑出,從不曾讓老來得子的父母失望。不久以後,迦毗黎的父親過逝了,年老的母親對迦毗黎有了更深的冀望。一次,她問迦毗黎:「孩子啊,你這麼聰明,天底下沒有人比得過你吧?」迦毗黎誠實的回答:「母親,迦葉佛的智慧太廣大了,我實在追不上他啊!任何人有疑問去請教迦葉佛,都能得到滿意的回答;可是,這些問題,我卻都答不出來。」

  母親說:「那麼你何不去學佛法呢?這樣,你就不會輸給他了。」「母親,您不明白,一切佛法,以恭敬為本。為成無上大道,必須發恭敬心出家,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才能真正體悟佛法的奧義。」迦毗黎回答。迦毗黎的母親有些猶豫了,因為她只有這麼一個兒子,怎麼捨得讓他出家呢?但她又忍不下這口氣,於是一咬牙:「好,就讓你去出家學佛,可是我們約定在先,一旦學好了,你就要趕快回來孝順我。」

  單純的迦毗黎進入了僧團,開始研讀佛法,以他的聰明才智,很快就能了解經典的道理。他的母親也時常去探望他,每隔一段時間,母親就會滿心期待地問:「孩子啊,你現在學得怎麼樣了,可以勝過迦葉佛了吧?」可是迦毗黎一次又一次搖頭回答,讓她的心情跌落谷底……

  終於,迦毗黎的母親忍不住對他說:「我教你,以後只要有人說法勝過你,你就用不屑的口氣回罵他:『你們真是太愚痴了,沒見識!比豬頭還不如……』這樣,就沒有人敢再說下去,或者譏笑你了。」

  迦毗黎雖然知道生氣罵人不對,但是,一想到自己一向都拿第一名,現在卻怎麼追、也追不上迦葉佛,他的心裡不禁急躁了起來。所以他真的開始用罵人的方法,來掩飾自己的不足。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原本善良的迦毗黎,變得愈來愈傲慢,愈來愈口不擇言,用他能想到的一切動物來罵人,如:豬頭、狗臉、驢頭、馬臉、猴臉……等來侮蔑一位又一位的聖者。

  「如此深重惡業,使迦毗黎招感墮為水族的惡果,身上長滿了百餘顆畜生頭,猶如無數毒瘤。」佛陀的音聲中,流露着無限的悲愍,教化了一旁聽法的大眾。[1]

信仰佛教的好處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第一、佛教可以使人獲得正確的人生觀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一)悲觀:認為人生短暫,生命空虛,人活著就是等待死亡,因此整天愁眉苦臉,委靡不振。

  (二)樂觀:這一類人也不是真的『快快樂樂地過日子』,因為他們的生活沒有目的和意義,他們只是抱著『及時行樂』的觀念,用狂歡、縱慾、熱鬧來麻醉自己的感官和心靈,生命的意義和生活的目的是什麼,他們漠不關心,他們也不知道。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有人懷疑佛教是悲觀的,因為它提倡『苦空無我』,認為人生充滿著諸多的苦惱,認為眼前的世界都是因緣暫時聚合而成的,沒有一樣是真實的、永恆的。

  其實佛教只是不『諱疾忌醫』而已,並不是真正悲觀的,你看人生不是充滿著許多的苦惱嗎?你瞧這個世界哪一樣是真實的?永恆的?(難道不是嗎?連孔子都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嘆。)佛教並不是一種不負責的宗教,它先要我們認識這個人生是個苦惱的人生,然後進一步地分析這些人生的苦惱都是人自己的無知貪慾招來的,因此人人都可以自己克服這些苦惱。最後指出人生的幸福之道,希望人們要節制自己的欲望,多為別人服務。佛教深信:自己要想快樂,一定不能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只有全體眾生都能幸福快樂,個人才會有真正的幸福、快樂的。

  佛教認為功名利祿都是過眼雲煙,所謂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因此勸人不必太貪戀、太貪求;相反地勸人要布施,修福慧,要能看破,要能掙脫這些名枷利鎖。『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財富的多少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精神的充實與否,只有修養品德,淨化心靈,才能歡度心安理得的人生。

第二 佛教可以使人積極奮發向上

  佛教在『否定』人生的一切之後,使人不再盲目地貪戀、追求,如此才能『積極』地為人群服務,再度地『肯定』人生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

  佛教說人的身體是『空的』,『假的』,目的在勸人不要『處處為我』,而要『我為人人』,因為『我』既然是『空的』、『假的』,那麼功名利祿要來何用?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勸人要『少欲知足』,並沒有要人逃避責任。佛教要人『鐵肩擔道義』,不能做獨善其身的『自了漢』,所謂『眾生無邊誓願度』,『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就是最好的說明。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如此,『各人自掃門前雪。』的自私心理將不復存在,人人急公好義,古道熱腸,『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就是一個充滿着愛與同情,公理與正義的人間了。

第三 佛教可以淨化社會人心

  我們每天打開報紙一看,整版的社會新聞,都是令人觸目驚心的『殺、盜、淫、妄』。誰不會浩嘆人心不古呢?

  而一個佛教徒最少要嚴守下列五種基本戒律:

  (一)不殺生——不殘害生靈。

  (二)不偷盜——不偷、不搶別人的財物。

  (三)不邪淫——正當的男女關係。不拈花惹草,不紅杏出牆。

  (四)不妄語——說話句句真實,不虛偽,不說謊。

  (五)不飲酒——酒能亂性,使人失去理智,因此必須戒絕。(論語中孔子亦有『不為酒困』一語,不過酒在當藥用醫病時,暫可通融。)朋友們想想看,這五戒不是剛好與儒家所提倡的仁(不殺生)、義(不偷盜)、禮(不邪淫)、智(不飲酒)、信(不妄語)不謀而合嗎?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第四 佛教可以使人得到真正的快樂

  人要想真正的快樂,大概須要滿足下列幾項要求:

  (一)心情平靜,不生煩惱。

  (二)對於眼前的苦難,能隨遇而安,不怨天尤人。

  (三)對於宇宙、人生的種種問題,能得到合理的解答。

  (四)對於未來(來世或人死後的歸宿)能有滿意的答案。

  (五)自己的前途、命運、歸宿,以及成敗、苦樂不操縱在別人的手中。

  我想世界上任何的宗教,除了佛教之外,沒有一個宗教能夠完全地滿足人類這些要求的。(有些宗教只能滿足其中之一、二項。)

  (一)佛教勸人知足常樂,要學習禪定,樂觀進取,心情自然平靜,不生煩惱。(舉例說明:一般人像三歲小孩,丟了一塊糖就焦急、哭泣,而佛教徒像懂事的大人,不會為此而煩惱,這是觀念、智慧、境界的不同。)

  (二)佛教認為眼前不如意事,都是以前自己造的因所結的果,所以要勇於忍受,敢做敢當,不可怨天尤人。

  (三)佛教所有的經典不是在顯示佛的權威與能幹,而是完全而徹底地解釋宇宙、人生的基本問題,能使人得到合理的解答,所以剛逝世不久的英國哲學家羅素說:『世界上的宗教,我最贊成的是佛教。』孫中山先生說:『佛學是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補科學之偏。』康有為說:『佛學之博大精微……雖有聖哲,無所措手,其所包含,尤為深遠。』章太炎說:『佛教的理論,使上智人不能不信。』梁啓超說:『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

  (四)佛經上說:『佛以一大因緣出現於世。』這一大『因緣』(即來世間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為了讓眾生能轉迷成悟,從苦難中解脫,永遠享受自由和快樂。

  (五)佛教認為人就是頂天立地的人,在人之上沒有一個可操縱我們生死、成敗、福禍的神,人是自己的主人,自己的主宰,只要自我奮發努力,一定有光明燦爛的明天。

  因此我說信仰佛教,可以得到真正的快樂。

第五 可以知道佛是人類最慈祥的導師

  釋迦牟尼降生人間,貴為太子,拋棄了功名富貴,難道他是傻瓜嗎?不是的,他實在是一個具有廣大的慈悲心和智慧的人,他『先天下之憂而憂』——為人類的生、老、病、死不能得到解脫,食不甘味,席不暇暖,而出家求道。他更是『後天下之樂而樂。』——說法四十九年,棲棲遑遑,夙夜匪懈,留下了多少寶貴的真理與訓誨,是黑暗人生的一盞不滅的明燈,是洶湧苦海中一隻不沉的慈航。誰像佛有這樣的悲心,立下『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誓願,在眾生度盡以前絕不歇息的?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