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佛教典故-----智者時時醒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人若知道自愛,就應該妥善保護自己

智者時時醒覺

  恭敬不生喜,輕慢無瞋恚,智慧如大海,是名真智者。

  人若知道自愛,就應該妥善保護自己,在人生的三個階段里(注1),智者時時醒覺。

  菩提羅迦王子興建了一座非常壯觀的王宮。落成典禮時,他邀請佛陀前來賜福,並接受他的供養。為了這特殊的節慶,他事先用檀香使王宮滿室生香。由於沒有子息,他就在餐廳的地板上鋪設長的地毯,並私下祈願,如果他們夫妻終究有兒子的命,就請佛陀踏上地毯。當佛陀抵達時,王子恭敬地請佛陀進入大廳,但佛陀卻駐足不前,只是望了阿難一眼,阿難明白佛陀的意思,就請王子把地毯收起來。等到王子叫人移走地毯後,佛陀才進入宮中,王子接着供養佛陀。飯後,王子請教佛陀,何以要求撤走地毯。

  佛陀反過來問王子是否曾暗中許願:如果命中注定有兒子的命,那麼佛陀就會踏上地毯?王子如實回答:有!佛陀告訴王子,他們夫婦今生不會有兒子,是因為他們前世所造惡業的影響,佛陀進一步說明他們前世的作為。

  在過去某一世時,王子夫婦是一次船難的唯一生還者。他們被衝上一座荒蕪的島嶼,只能吃鳥和鳥蛋為生,卻絲毫沒有後悔之心。他們只關心自己的生命,所以不僅自私地摧殘無辜鳥類的生命,連它們的幼鳥也不放過。因為這些惡業,他們今生不可能有子息。如果當時有少許的悔意,他們今生就會有子孫了。

  注1:指人生的青年,中年和老年三階段。[1]

佛典

佛教的經典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