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佛山市高明區博物館

佛山市高明區博物館高明區博物館 成立於1989年,是高明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直屬文化事業單位,館址設在高明區荷城滄江路420號三樓,負責管理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靈龜塔、大崗山窯址以及梁發故居、文昌塔等多處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唐代龍窯遺址為展覽場地,對外展出高明出土文物、歷史名畫等。1986年和1987年在省博物館的指導下開挖清理了1號窯和2號窯,共清挖出碗、碟、盆、缸、四耳罐、六耳罐、三足器、耳杯等上千件器物。

目錄

發展歷史

龍窯遺址於1957年文物普查時發現。當時《南方日報》曾以「廣東發現的古窯址,高明縣算最先」為題作了報道。1986年和1987年在省博物館的指導下開挖清理了1號窯和2號窯,共清挖出碗、碟、盆、缸、四耳罐、六耳罐、三足器、耳杯等上千件器物。高明發現的窯址,對於研究唐窯向宋窯的過渡和探討廣東陶瓷發展史提供了可靠的實物資料。它是高明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有利於探討高明古代文化發展的歷史淵源。

1988年,省、市、縣共撥款17萬元在2號窯址上建造一座288平方米的陳列館;2004年,高明區政府撥出380萬元對靈龜園進行第一期改造工程,其中投入100多萬元對龍窯遺址陳列館進行仿古建築的改造和全面的裝修。現在,經過改造後的靈龜園景區風景秀麗、景色宜人,靈龜塔、龍窯遺址與荷塘相輝映,給遊人一種美的享受,也讓人們感受到高明歷史文化的薰陶。

龍窯遺址陳列館經過內外重新裝修後,現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八方來客。陳列館展出新石器時代[1]至清代的文物近200件,高明更合鎮出土的相當完好的漢代陶器在展覽中擔當着重要的角色,西漢晚期大陶缸是其中之最。

1989年,大崗山窯址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同時它也是佛山市和高明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館藏文物

高明區博物館以內設的文物綜合展廳、高明名人展廳、高明民俗文化展廳和唐代龍窯遺址陳列館為展覽場地,對外展出各朝代的文物、高明出土文物等。現有館藏文物500多件,其中二級品4件、三級品58件、資料品500件,分銅器、陶瓷器、書畫[2]、雜項等。

視頻

佛山市高明區博物館 相關視頻

佛山中國陶瓷博物館漢陶館開館 上萬件漢代陶甬卯足了勁賣萌
2018年佛山市文化遺產保護宣傳月啟動儀式暨「國際博物館日」

參考文獻

  1. 新石器時代文物是什麼樣子的? ,搜狐,2016-06-21
  2. 書畫的魅力 ,搜狐,2017-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