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何高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何高俊醫生,OBE英語:Dr. Ho Ko-tsun,1878年8月10日-1953年6月6日),香港醫生,1907年加入華民政務司署華人公立醫局委員會轄下的東約公立醫局擔任醫務官,雖然在翌年轉為私人執業,但此後長時間提供義診服務,至1949年方告從醫局退休。

何高俊早年受教於皇仁書院香港西醫書院,與孫中山同為西醫書院校友。他在1901年畢業後展開行醫生涯,但也響應孫中山的號召投身反清革命活動,至清廷覆亡後獲起用為廣東省衛生司副司長,但革命黨人與袁世凱決裂後一度遭到拘禁,此後返回香港。何高俊在港期間一直堅持在東約公立醫局為貧苦大眾提供義診,並在1911年成功向香港政府爭取在石水渠街興建醫局新址,以及在1919年為醫局增設產房。1941年香港淪陷以後,何高俊仍隻身留守醫局,且不惜變賣家財以維持醫局營運,使醫局服務不致中斷。香港重光後,港府特於1949年向他頒授OBE勳銜(名譽),以誌其義舉。

除東約公立醫局的工作外,何高俊曾在1908年參與創辦體育學校、1910年參與籌組中華游樂會,以及在1922年至1923年出任香江養和園養和醫院前身)首任董事會主席。何高俊也是虔誠的基督徒,與香港開埠初年的華人牧師何福堂同宗,他的女兒何中中博士則為香港教育家,嘗任香港真光中學校長。 | name = 何高俊醫生
Dr. Ho Ko-tsun
| image = Dr Ho Ko-tsun.jpg |image_size= 150px | caption = 行醫初年的何高俊醫生(攝於約1910年代) | birth_date =(1878-08-10)1878年8月10日 | birth_place =22x20px 英屬香港 | death_date = 1953年6月6日(1953-06-06)(74歲) | death_place=Template:HKG-1910 | occupation = 醫生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