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良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何良俊(1506年-1573年),字元朗,號柘湖。明代華亭(今上海松江)人[1]。字元朗,號柘湖。曾任南京翰林院孔目。著有《柘湖集》、《何氏語林》、《四友齋叢說》等書[2]。
生平事蹟
何良俊與弟何良傳皆有俊才之名氣[3]。嘉靖十一年(1532年),歲貢入國學[4]。因用功過度,又屢試不中,四十歲左右患精神疾病,稍不當意,輒大肆詬詈[5]。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以蔡羽之先例,薦授南京翰林院孔目[6]。不久棄官返鄉,時值倭寇侵擾,移居蘇州,與張之象、文徵明等人友好。與弟何良傅並稱「二陸」。後隱居著述,萬曆元年(1573年)卒[7]。著有《何氏語林》三十卷[8]、《四友齋叢說》三十卷、《世說新語補》等。
何良俊曲論
明代著名的戲曲理論家、藏書家何良俊有一本關於戲曲方面的著作,這本著作叫做《曲論》,《曲論》中對當時戲曲的批評和評價對後世都有一定的影響。
曲論明確強調了戲曲創作寫意的特點,而且對當時戲曲行業內盛行的考據之風提出了自己的批評建議。《曲論》中的主要的一個觀點就是,作家在進行戲曲劇本創作的時候一定要以「本色」為主要的指導思想,在劇本的設置上應該盡量的自然、流暢,切記不要多添加粉末,使劇本顯得生硬和矯揉造作,將人物刻畫的不真實。因此何良俊也對《西廂記》、《琵琶記》等戲曲作品提出了自己的批評,也許在何良俊的眼裡,這些作品都有些略顯造作了。 另外何良俊的《曲論》中還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就是劇本上寧可語句有些不通順,也要盡量保證語句在音律上的工整。 [9]
詩文
【白下春遊曲七首】 《一》 城市總居圖畫裡,江山鎮繞帝王宮。 秦人漫自誇韋曲,越客何須說剡中。 《二》 即遣嬌歌和野禽,更教紅袖拂青林。 自從謝傅東山後,傳得風流直至今。 《三》 融融暖日正曛人,澹澹和風不動塵。 況是城南家又近,爭教若個不尋春。 《四》 撲翠蛾兒稱意勻,杏紅衫子逐時新。 裝梳莫訝朝來別,無奈桃花解妒人。 《五》 萬片夭桃迎笑靨,千條弱柳鬥纖腰。 潘妃死後芳魂在,散作城南一段嬌。 《六》 雙眉如黛發如雲,背立踟躕避使君。 忽覺香風來陌上,回身微動石榴裙。 《七》 結子成陰積漸多,春光一去再來無。 明朝更欲城南去,自掣金釵付酒胡。 [10]
參考來源
- ↑ 《四友齋叢說》卷一云:「嘗記得小時,餘年十六歲為正德辛已(1521年)。」
- ↑ 徐桂峰. 《藝術大辭海》. 台灣: 辭海出版社. 1991-06-01.
- ↑ 《明外史·何良俊傳》:「良俊,字元朗。松江華亭人。少篤學,與弟良傳並負俊才。」
- ↑ 《四友齋叢說》卷三十五《正俗二》:「某以壬辰(1532年)應歲貢出學,至壬子(1552年)謁選到京,中間歷二十年。」
- ↑ 《四友齋叢說》自序:「何子少好讀書,遇有異書,必厚貲購之,撤衣食為費,雖饑凍不顧也。……如此蓋二十五年所,何子年已幾四十,無所試。何子遂得心疾,每一發動則性理錯迕。與人論難,稍不當意,輒大肆詬詈。」
- ↑ 《明史·文徵明傳附何良俊傳》
- ↑ 張仲頤《重刻四友齋叢說序》:「內翰何先生撰《叢説》三十卷,以活字行有年矣,歲癸酉(1573年)續撰八卷,先生慮板難播遠而說有改定,議捐長水園居重繕雕梓,不意是歲先生遘疾不起。」
- ↑ 《明史·藝文志》
- ↑ 縱觀歷史>著作曲論對後世有何影響?
- ↑ 詩詞名句網>何良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