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鳳仙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何氏鳳仙花 |
中文名:何氏鳳仙花 別稱:非洲鳳仙、玻璃翠、蘇丹鳳仙 拉丁學名:Impatiens holstii Engler et Warb 產地分布:非洲熱帶 |
何氏鳳仙花是鳳仙花科鳳仙花屬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高可達70厘米,花大小及顏色多變化,有鮮紅色,深紅,粉紅色,紫紅色,淡紫色,藍紫色或白色。蒴果紡錘形,6-10月開花。
形態特徵
莖枝:何氏鳳仙花莖直立,綠色或淡紅色,不分枝或分枝,無毛或稀在枝端被柔毛。
葉:何氏鳳仙花的葉互生或上部螺旋狀排列,具柄,葉片寬橢圓形或卵形至長圓狀橢圓形,長4-12厘米,寬2.5-5.5厘米,頂端尖或漸尖,或突尖,基部楔形,稀多少圓形,狹成長1.5-6厘米的葉柄,沿葉柄具1-2、稀數個具柄腺體,邊緣具圓齒狀小齒,齒端具小尖,側脈5-8對,兩面無毛。
花:何氏鳳仙花的總花梗生於莖、枝上部葉腋,通常具2花,稀具3-5花,或有時具1花,長3-5厘米;花梗細,長15-30毫米,基部具苞片;苞片線狀披針形或鑽形,長約2毫米,頂端尖,花大小及顏色多變化,鮮紅色,深紅,粉紅色,紫紅色,淡紫色,藍紫色或有時白色。側生萼片2,淡綠色或白色,卵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3-7毫米,尖;旗瓣寬倒心形或倒卵形,長15-19毫米,寬13-25毫米,頂端微凹,背面中肋具窄雞冠狀突起頂端具短尖;翼瓣無柄,長18-25毫米,2裂,基部裂片與上部裂片同形,且近等大,基部裂片倒卵形或倒卵狀匙形,長14-20毫米,寬達14毫米,上部裂片長12-23毫米,寬達18毫米,全緣或微凹;唇瓣淺舟狀,長8-15毫米,基部急收縮成長24-40毫米線狀內彎的細距。子房紡錘狀,長約4毫米,無毛。
果:何氏鳳仙花的蒴果紡錘形,長15-20毫米,無毛。 [1]
習性
何氏鳳仙性喜冬季溫暖,夏季涼爽通風的環境,不耐寒,越冬溫度為5℃左右,喜半陰,適宜生長的溫度為13-16℃,喜排水良好的腐殖土,種子壽命可達6年,2-3年發芽力不減。
栽培
何氏鳳仙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既不耐寒又不耐高溫,忌強光直射。
盆土選擇
宜選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培養土,也可用腐葉土、園土加少量腐熟的餅肥和沙混合而成。如盆土排水不好易引起爛根。
摘心與修剪
幼苗上盆後,需要摘心2~3次,促使側枝生長,枝型豐滿,花朵繁多。每批花開後要及時修掉殘花,重新發出新枝,使開花不斷。
澆水與施肥
澆水不能過勤,要見干見濕。但夏季澆水要充足,並向葉面與地上噴水,以增加濕度;冬季澆水次數可少些,每隔7~10天用與室溫相似的水發噴灑枝葉1次。在生長時期每半個月施1次以磷、鉀肥為主的稀薄複合肥料,氮肥不能太多,否則枝葉過於茂盛而影響開花量。
光照與溫度
何氏鳳仙忌炎熱的夏天與強光直射,在夏天要放在有遮蔭與通風良好的地方;冬天室溫不能低於12℃,同時要放在向陽處,否則葉片易發黃與脫落。為了避免植株偏向一邊,每星期需轉盆1次。越冬溫度在16℃以上可以開花;低於12℃葉片變黃,下部脫落。冬季應放在向陽的窗邊,5~10月可移至室外陽光下栽培。
何氏鳳仙花圖集
何氏鳳仙花 來自浴花谷花卉網圖片
何氏鳳仙花 來自浴花谷花卉網圖片
何氏鳳仙花 來自浴花谷花卉網圖片
參考來源
- ↑ 何氏鳳仙花圖片:何氏鳳仙的形態特徵介紹, 花語谷網, 2016-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