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何處是高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何處是高處》,副標題:革命老區武鄉縣脫貧攻堅見聞,作 者: 李晉瑞 著,出版社: 中國文聯出版社。

書籍是知識[1]的源泉,只有書籍才能解救人類,只有知識才能使我們變成精神上堅強的、真正的、有理性[2]的人。唯有這種人能真誠地熱愛人,尊重人的勞動,衷心地讚賞人類永不停息的偉大勞動所創造的最美好的成果。

內容簡介

當你全身心設身處地親歷青藏高原時,你就會豁然明白那裡的人們為什麼穿衣時,習慣將一條胳膊脫出來,當你在金沙江邊看到一個少女穿着漂亮的裙子,懷裡抱着一隻雞,雙腳穿着解放膠鞋,後背背着重重的木板,你才會理解她的臉上為什麼總是沒有笑容。其實偏遠並不遙遠,其實就在身邊。我們雖然已經進入現代社會,但還得學會不能用整齊劃一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很多問題,我們不能簡單地通過網搜去尋找答案,譬如那些被蓬勃的強大所遮蔽的孱弱,繁榮的富裕掩蓋着的貧窮,難道原因僅僅只是「偏遠」嗎?一個地區富裕一定有它富裕的理由,一個地區貧困也一定有它貧困的原因。但我堅決不信,真有哪個地方的人就不想富裕。我不認為鄉村留給我們的僅僅只是鄉愁,更不認為鄉村已經徹底「淪陷」,鄉村有鄉村的艱難,如同城市有城市的困境,鄉村既然擁有大地,擁有山川與河流,那它就擁有生機。武鄉是革命老區,是抗戰時期八路軍總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129師司令部等黨政軍機關所在地。朱德、彭德懷、左權、劉伯承、鄧小平等一大批老革命家,曾在此運籌帷幄指揮廣大軍民與敵浴血奮戰;武鄉人民更是出兵、出糧、出幹部與軍隊並肩戰鬥,全縣不到14萬的人口就有9萬人參加各類抗戰團體,14600人參加八路軍,2萬多人獻出生命,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做出過巨大的犧牲和貢獻。同時,武鄉2014年綜合貧困發生率30.9%,是國定貧困縣。縣委縣政府按着「三年集中攻堅,兩年鞏固提升」的思路,打造脫貧攻堅「四梁八柱」事業。2019年通過評定實現整縣脫貧摘帽。連續四年始終處於山西省脫貧工作的第1方陣,農民年收入增長率為長治地區非常高,在這片紅色土地上,不僅發揮了革命傳統,而且做到了更大光榮。《何處是高處》立足武鄉,通過文字記錄,還原近六年來武鄉人民脫貧攻堅的真實故事。並透過武鄉,放眼全國,從縱深的角度呈現這場脫貧攻堅戰的重大意義,並對城鄉之變進行了人文思考。

作者介紹

李晉瑞,山西平定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山西文學院簽約作家:主要以小說創作為主,兼及隨筆和散文。出版有長篇小說《愛上薇拉》《原地》《中國丈夫》《別離》等六部,發表中短篇小說《陌生人的玩笑》《阿茲特克女人》《文瀛公園》等若干。其中,《原地》曾在全國引起較大反響:《中國丈夫》獲趙樹理文學獎·長篇小說獎:《別離》入選陝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項目。

參考文獻

  1. 什麼是知識?,搜狐,2016-08-13
  2. 理性,是解決絕大多數問題的關鍵,搜狐,2017-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