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何伯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何伯葵(英語:Thomas Lyttleton "Lyt" Harnsberger,1883年4月14日-1970年11月26日),直譯托馬斯·漢斯伯格,美國教士,1912年來華為美南長老會開拓了中國最後一個傳教站——江蘇泰州。1931年江淮水災出大力重修高郵湖堤壩。1917年他蓋了福音醫院,後來成為泰州市人民醫院。

作為全球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之一[1],基督教(主要分為天主教、基督新教和東正教三大流派)在全球上百個國家獲得國教或准國教地位[2],信徒多達21億人,西方主要發達國家都是基督教國家,由此可見其影響力之廣。

簡介

1883年4月14日,何伯葵生於美國弗吉尼亞州的Clifton Forge。當時他的父親 Hugh Francis Harnsberger 27歲,母親 Mattie E. Kincaid 17歲。1906年12月18日,何伯葵娶原配妻子Lanie Bell Gillespie 。1912年,何伯葵夫婦二人帶着1歲的女兒Vivian來到泰州從事宣教工作。1918年11月6日,何伯葵娶林小姐(Agnes Wood,1894–1986)為繼室,她生於江蘇淮陰清江浦,為仁慈醫院院長林嘉美 (Dr James Baker Woods,1867–1945)長女,1914年從美國學成返回中國,駐清江浦,婚後隨丈夫駐泰州。1935年他們曾住在江蘇阜寧。1939年或1942年,何伯葵夫婦離開鹽城,搬回美國。他們至少生了3子1女。1970年11月26日,何伯葵在美國佛羅里達州Pinellas去世,享年87歲。1986年9月19日,Agnes去世於美國得克薩斯州 Denton,享年91歲。夫婦均葬於美國佛羅里達州 Saint Petersburg, Pinellas。

1919年,何伯葵通過平民陸某將公地「駝嶺清風」購到手,興工修築圍牆,與泰州人鄧寅的私產發生糾紛。鄧寅向縣署申訴。知事胡維藩以鄧寅言語激烈為藉口拘留,激起公憤,官司打到省署。地方教育界人士潘得祥等人亦以保護古蹟為由,據理力爭。案件懸而不決5個月,胡維藩被迫去職。繼任知事茹慶琛請出士紳管得泉調停,將大校場南部(今泰山公園北)80畝營場和駝嶺清風北部的10多畝土地劃給何伯葵,而駝嶺清風南部8畝土地闢為「公有林」,以牆相隔。何伯葵在大校場建成明德學校,福音醫院也得以擴大。一百年後,2017年有評論指「雖然這段買地的歷史不太令人愉快,但是何伯葵及其創建的福音醫院對泰州醫療事業所作的貢獻卻是泰州人永遠不能忘記的。」

1931年江淮水災,其中8月26日高郵湖缺堤泱及泰州,他給上海華洋義賑會寫了報告,建議建堤壩堵住高郵決口,不然下游永遠無法干。華洋義賑會董事局同意,1932年2月,托馬斯作為義賑會委派的災後復建的總監,帶着40萬銀元來到高郵,並說服了水利工程博士兼國民黨大老王叔相督導。何伯葵工作到該年深秋才離開。(王叔相與何伯葵妻子均為淮陰人,應系舊識)。 美國機師查爾斯·林德伯格在1931年創歷史經阿拉斯加路線橫跨太平洋飛行(註:此前皆經夏威夷路線),9月抵達亞洲的漢口,期間航空攝影測量到「很多湖」,稍後才知道是水災,發回災區照片令南京國民政府重視事件。

視頻

何伯葵 相關視頻

世界三大宗教之:佛教全球傳播路線地圖!中國對佛教傳播的影響力
三大宗教之猶太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