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伯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伯珊,外文名:Beth-shan,基督教聖經地名。

世界上共有一千八百多種語言的聖經譯本[1],幾乎所有民族的語言,甚至地區方言都已包羅。其中二百八十多種是全本的新舊約[2],五百九十多種只有新約部分,九百二十多種是單行本或選輯本。

簡介

在基尼烈湖南面24公里、約但河西岸6公里處,位於耶斯列谷與約但河谷這重要交匯處的一個城市。伯珊是古代的戰略重鎮,地處兩條交通幹道的連接點,其一由埃及通往加利利和大馬色,其二則從基列山向西穿越耶斯列谷和撒瑪利亞山巒。所以伯珊成為耶斯列谷東南端的咽喉要道。

伯珊的另一名稱是「伯善」(Beth-shean),舊約聖經(撒上31:10-12;撒下21:12;代上7:29)稱它為伯善「和它的女兒們」(即屬它的村落)。伯珊的地名意思是「安全的家舍」或「精明人的家」。現今的貝桑村莊(Beisan)保存了這舊有的名稱,鄰近的霍斯廢丘(Tellel-H'osen),則是舊城的所在地點。

以色列人抵達了巴勒斯坦,瑪拿西支派獲分配伯善(書17:11)。瑪拿西支派沒有趕出當地的居民,及至以色列人強盛了起來,就使原住在伯珊等城的迦南人服苦作工(書17:13;士1:27-28)。

在掃羅時代,伯善仍在非利士人的手中,他們在基列波山戰勝了掃羅王的軍隊。掃羅和他兒子們的屍首被懸掛在伯珊的城牆上,而他們的軍裝也被放在亞斯他錄神廟內,後來掃羅和他兒子們的屍身才被基列雅比的居民取下來安葬(撒上31:10-12;代上10:10)。

直至大衛時代,伯珊才被大衛從非利士人手中收復。後來,所羅門作王,在他管治的以色列全地立了12個官吏,把耶斯列谷下的伯珊全地給亞希律的兒子巴拿管理(王上4:7,12)。猶大王羅波安在位期間(王上14:25),埃及法老示撒(Sheshonq;示肖克)聲稱伯善是在他攻占之列。後來這城被重建為希臘化的中心西古提波利(Scythopolis),以後成為新約聖經的低加波利(太4:25;可5:20,7:31)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