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倫敦和平紀念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倫敦和平紀念碑(英語:The Cenotaph,或譯倫敦戰爭紀念碑)是位於英國倫敦白廳的戰爭紀念碑。它最早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的勝利閱兵時豎立的臨時建築,但在全國民意支持下在1920年改為永久性的建築,並成為英國的主要國家級和平紀念碑。

紀念碑由埃德溫·魯琴斯設計,1919年至1920年之間由霍蘭·漢能·邱比玆公司(Holland, Hannen & Cubitts)以波特蘭石建成,代替了也是魯琴斯設計的、原來在同一位置的木結構石膏質臨時紀念碑。在每年離11月11日國殤紀念日最近的星期日(國殤禮拜日)[1],英國的全國性國殤紀念儀式即在此舉行。魯琴斯的紀念碑設計在世界各國廣泛使用:在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百慕大和香港等地都有相同形制的和平紀念碑。

譯名

「Cenotaph」是「空冢」(空的墳墓)的意思,亦即此紀念碑雖非墳墓,但具有象徵墳墓的外形,代表了對戰爭中陣亡士兵的悼念。中文里很少有直譯或音譯的用法,通常譯為「和平紀念碑」、「戰爭紀念碑」,前者為香港中環的同型紀念碑所採用的中文名稱。

來歷

和平紀念碑原為木結構、石膏質建築,由埃德溫·魯琴斯爵士設計,1919年建成。此紀念碑是1919年7月19日舉行倫敦勝利閱兵(也稱作「和平日閱兵」)時建造的數座臨時建築之一:此次閱兵是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9年6月28日隨着凡爾賽和約[2]簽訂而正式結束。作為閱兵線路上的數座臨時木質紀念建築之一,直到慶典舉行前兩星期才首次提議搭建這座建築。主持慶典的和平慶典委員會在討論之後,決定邀請魯琴斯來到唐寧街討論紀念碑的設計。首相大衛·勞萊·喬治在這次會談中提出建造一座靈柩台式的建築(類似在法國的巴黎勝利閱兵式中準備在凱旋門前豎立的建築),而魯琴斯則提議搭建「空冢」式樣的建築。

這座臨時紀念碑的輪廓和後來的石質永久性紀念碑相同,即逐層縮小的多層方塔,頂部則為棺槨式樣。臨時紀念碑的兩側以及空冢上放置月桂枝編就的花圈(後來的永久性紀念碑上則以石刻花圈代替)。紀念碑的位置則選為閱兵路線上、外交部大樓與李士滿樓之間。紀念碑在閱兵前一天揭幕(《泰晤士報》報導說揭幕儀式「安靜」且「非正式」)。在閱兵式上,一些參加的指揮官向空冢敬禮:例如美軍司令約翰·潘興、法軍司令福煦 、英軍司令黑格、貝蒂等。閱兵式後,紀念碑四周放滿了公眾放置的鮮花和花圈。這時,公眾意見開始要求將紀念碑保留下來,因此1919年7月30日戰時內閣決定建造永久性紀念碑代替木質的建築,並將其指定為英國的正式國家性和平紀念碑。1919年10月23日決定公布,並指明這座波特蘭石質地的紀念碑將會「以永久性材料完全複製現有的臨時建築」

揭幕

紀念碑於1920年11月11日由英王喬治五世揭幕,這一天是與德國簽訂停戰協定、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兩周年紀念日。由於紀念碑所紀念的犧牲者不都是基督教徒,官方決定不對紀念碑作宗教奉獻儀式。揭幕儀式是更大的無名戰士安葬儀式的一部分:當天將無名戰士送往西敏寺安葬的送葬隊伍經過紀念碑,在此等候的國王在無名戰士的靈車上放置花圈,然後揭下紀念碑上覆蓋的多面大型米字旗。

視頻

倫敦和平紀念碑 相關視頻

100秒看完第一次世界大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