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會造火藥的老兵(程根子)

《會造火藥的老兵》中國當代作家程根子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會造火藥的老兵

我的父親程盛第,住旬陽縣呂河鎮李家溝村四組人,1920年12月4日出生,1948年在縣保安團入伍,1949年11月25日起義,1951年9月回國,接着就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在部隊入黨,1955年5月退伍回鄉,擔任大隊村長十數年,處處為百姓辦事,德高望重,1990年5月21?日去世,在鄉里享有極高的威望。

父親一生誠實守信,默默做事,從不愛張揚,再苦再累也從不向別人說,大家都說他是個實在人。父親他們弟兄六人,人丁興旺,其中三人都被國民黨抓去當壯丁,父親老實,只有初小文化程度,7歲就跟着爺爺學種地,農閒時又跟爺爺學會了做篾活、造火藥、醫學等,在一個炎熱的夏季,父親剛從地里幹活回來,澡沒洗,飯未吃,剛端了一把椅子在院子裡休息,不料,猛然從外面竄進來幾個人,帶頭的那個人叫許連傑,不分青紅皂白就要抓大爹和二爹走,父親上前問請原由,可許連傑惡狠狠地說:「你們弟兄五六個,不抓你們當壯丁,留着幹啥?你們家不去人能行嗎?看樣子你是有點不服氣,來人,連他一塊抓走。」

父親和大爹二爹就這樣被抓走的。大爹二爹人聰明精靈,半年後,大爹偷跑回家,一年後,二爹也偷跑回家了,而父親人實在,不知道偷跑,一直在部隊裡幹上了。父親說,那年月抓去當壯丁,是十分辛苦的,國民黨根本把人就不當人,乾的牛馬活,吃的殘菜剩飯,晚上合衣倒在麥草上休息,。起初把他們三人和另外兩個兵用麻繩索在一起,拉到老城城隍廟,住了半個月,每天只給兩頓飯,早上一碗包穀糊糊,中午一個黑面饃,渴了就喝幾口涼水,晚上任你再飢餓也沒有一口吃的。直到第16天後,等人湊齊就把他們分給國民黨,父親被編入國民黨十六軍四十六師1398團,不知團長的實名,大家都叫他王麻子,俗話說:禿子怪,麻子叼,一個麻子九個怪。這話一點不假,這個王麻子仗着自己手中的權勢,對待士兵叼蠻橫惡,毫無人性。有一次叫一位士兵為他煽涼,這個人耳嚨,沒聽清,他便叫手下用繩子挷起來,掉在樹上,叫兩個兵用帶刺的棍子打,直打的昏死過去,才放下來,人趟在地上不能動了,王麻子走上去解了褲子,對準那個人的頭部就灑尿。這時,父親看不下去了,上前勸王麻子說,不要這樣欺負人,他是個人又不是畜牲。而激怒了王麻子,王麻子上去就給父親兩耳光。窮凶急惡地說「你反了,你算老幾,還敢在我跟前說五講六,我讓你試試看」。又轉向手下人說:「快拉到河壩去,給我活埋了。」就在這時,隊伍中一個平時與父親要好的士兵跑上去給王麻子跪下求情說:「王長官,饒了他吧!這個人會造火藥。」這時,王麻子眉開眼笑地說:「這小子還會這手藝,留着以後有用場」。父親這才免遭一死。

自從被抓進去兩個月來,一直穿着被抓時的那一身衣服。一個漆黑的夜晚,士兵們剛剛睡下,一個保隊副把口哨吹得很緊,叫大家都起來集合,然後,一個人給發一套軍裝,吹口哨的那個人指手劃腳,狐假虎威地地吼道:「剛剛接到上級命令,部隊馬上出發,大家要規矩點,誰要是不老實,槍子可不認人的」。之後部隊連夜出發,只說是進省城,誰也不知道往那裡去,那時候沒有車,全靠步行,只有王麻子騎着馬,父親他們整天步行,渴了飲河水,餓了吃乾糧,乾糧少就吃野菜,困了原地連衣倒地休息。最後大家的腳都磨破了,但還要繼續走,一位士兵實在走不動了,墩在地上哭着護腳痛,保隊副報告了王麻子,王麻子怒氣橫生,掏出手槍,一槍把那個士兵打死了。這一下,士兵們都懼怕起來,因為,只要你稍不注意,小命就沒了。這一日部隊連走了一天一夜,人困馬乏,可能王麻子也累了,命令部隊原地休息。一小時後,集合點名時,發現神河的兵少了一個壯丁,便立即派兩名副手親自去尋找,那個兵叫劉成良,腿上有傷,根本跳不遠,20分鐘後,就被抓了回來,王麻子上去就是幾個耳光。說:「想跑,沒那麼容易,今後,我叫你永遠也跑不了。」然麼,示意手下立即把劉成良拉到河彎背處,推倒一個大坑裡活埋了。經過這件事之後,父親和所有的人完全打消了逃跑的念頭。

國民黨部隊從來把兵沒當人看過,毫無人性,說打就打,說罵就罵,說不讓吃飯,你一天也見不到五穀,對所抓來的壯丁太恨太毒,在從安康到漢中的路上,父親說只要有機每個兵會還是要逃跑,堅決不想在那裡活受罪。有一天,經過一個叫鬼谷嶺的地方,這裡山形峻峭,峰戀疊嶂,森林茂密,給人一種陰森感,可王麻子要在這裡安營休息。大家剛坐定,從不同的三個方位湧出三隊人馬,這些人好象從天而降,一齊向父親他們殺將過來。原來這幫土匪是為搶糧而來的,仗着對地勢的熟悉,直把部隊殺的一敗塗地,王麻子下令,先把殘兵敗將扯到後嶺駐軍,和土匪相持兩天兩夜,沒有彈藥了,這時,王麻子就想起了父親,命令父親馬上製造火藥,自製土炮,終於把這幫土匪打退。部隊從新開始行軍,接下來的日子裡,王麻子看父親有了笑臉,對父親一起的幾個人管得稍鬆了些。一天深夜,父親和其他兩個人借解手時,向相反方向跑了,不到一個鐘頭,又被抓了回來,正要被活埋時,王麻子卻叫停下來,說,現在的壯丁不好抓,留着他們有用,尤其那個會造火藥的叫什麼程盛第的人不能打,更不能叫死,以後我們還要用他。零辰時分,王麻子睡的正香,父親一行三人還是跑了,下午在潼關遇上了解放軍,解放軍部隊的同志熱情地接待了父親等三人,從此正式加入了共產黨部隊,並把他們收編在紅軍二十五軍,軍長程子華對父親三人一直關愛有加,在各方面都給予了無畏不止的關懷。之後,通過一段時間訓練,又參加了幾次剿匪,剛平息下來,1951年8月份,朝鮮戰爭爆發了,父親所在的部隊接到上級命令連夜調到東北東莊河縣15軍45師,第三天就開往朝鮮戰場,在朝鮮父親一直負責造火藥,土方製造土炮,曾三次受到獎勵,榮立三等功一次,發有高級紀念章一枚,紀念章正面有「抗美援朝紀念章」字樣,背面印着「1951年10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全國委員會」字樣。

父親說,用他造的火藥製成的土炮,威力無窮,在上甘嶺戰役中曾九次攻克不下,第十次就是用父親親手製造的土炮,終於摧毀了敵人的碉堡,拿下了陣地。戰鬥結束後,還給父親頒發了特等獎。有一次父親在造火藥時,由於一位士兵把一星煙火不慎掉入藥內,引起熊熊烈火,父親被嚴重燒傷,三天後才清醒過來。人們經常能看到父親身上留下來的一塊塊傷疤。

1953年7月27日,美國被迫與中朝方面簽訂停戰協訂,父親1954年9月回國,當時,國家最高軍事機構向赴朝作戰人員每人發了一枚和平紀念章,紀念章正面有一隻和平鴿圖,上面有小字「和平萬歲」字樣,背面有「抗美援朝留念,中國赴朝慰問團贈」。因父親有火瘡殘疾,組織上為了照顧他,就送父親回到了家鄉。父親從此就在家鄉務農,一直擔任原呂河公社興隆大隊村長一職,曾多次受到縣級獎勵,兩次被推選出席縣人民代表。

父親雖然己經去世十多年了,但他光輝的一生,將永遠照亮我們子孫後代前進的方向。我們應該永遠記住這位為了人間和平亊業做出過貢獻的老兵。

會造火藥的老兵,我的父親程盛第,永垂不朽![1]

作者簡介

程根子:新聞大專學歷,中國影像藝術家協會會員,安康市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