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會計差錯更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會計差錯更正是中國科技名詞,屬於科技術語。

漢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沒有間斷的古老文字系統[1],直到現在我們仍在使用。其不單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表述用具,更是五千年悠久文明的記錄者、傳承者。可以說,漢文字是中華民族古老悠久、博大精深文明的「活化石[2]」。

名詞解釋

會計差錯更正是指對企業會計核算中,由於計量、確認、記錄等方面出現的錯誤進行的糾正。

會計差錯更正的原則

(一)會計差錯更正必須遵守有關的法律規範

在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企業會計準則——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及《會計基礎工作規範》和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增值稅日常稽查辦法》等法律規範中,分別規定了會計差錯的不同更正方法和適用條件,在更正會計差錯時必須遵照執行。只有遵從統一的規定,財務會計工作才規範,更正後的信息才符合會計信息可比性的質量要求。

(二)會計差錯更正必須符合會計原理和核算程序的基本要求

會計差錯更正,往往需要作出新的賬務處理來糾正原錯賬,新的賬務處理必須符合會計原理和核算程序。只有符合會計原理和核算程序,才能反映錯賬的來龍去脈,清晰表達調整的思路;才能做到核算準確,數字可靠;才能做到賬證相符、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和賬表相符;才能使會計報表期間上下期保持連續性和完整性。如果更正會計差錯不符合會計原理和核算程序的基本要求,採取一些簡單的甚至不容允的(如腿色藥水更正)更正方法,則會導致賬務混亂,是很不利於糾錯的。

(三)會計差錯更正必須具有針對性

會計差錯更正首先要認真識別錯在哪個會計核算環節,錯在哪項會計認定,是哪類差錯;將差錯識別歸類後,就應及時針對不同的差錯類別,選用不同的更正方法。一句話,對症下藥,問題錯在哪裡就糾正哪裡,從而消除虛假的會計信息,真實地反映會計核算情況。

會計差錯更正的方法

會計差錯變更方法一般有劃線更正法、紅字更正法、補充登記法。會計差錯更正是指對企業在會計核算中,由於計量、確認、記錄等方面出現的錯誤進行的糾正。會計差錯特別是重大差錯若不及時、正確地更正,不僅影響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而且可能誤導投資者、受權人和其他信息使用者,使其作出錯誤的決策或判斷。

會計差錯更正的方法分為兩大類:

(一)更正會計差錯的技術方法

更正會計差錯的方法從技術角度看包括劃線更正法、紅字註銷法、藍字反方向更正法(藍字更正法)、紅藍字更正法(綜合調整法)等。《會計基礎工作規範》規定:如果賬簿記錄發生錯誤,則應按照規定採用劃線更正法進行更正;已經登記入賬的記賬憑證,在當年內發現填寫錯誤時,可以用紅字填寫一張與原內容相同的記賬憑證,在摘要欄註明「註銷某月某日某號憑證」字樣,同時再用藍字重新填制一張正確的記賬憑證,註明「訂正某月某日某號憑證」字樣;如果會計科目沒有錯誤,只是金額錯誤,也可以將正確數字與錯誤數字之間的差額,另編一張調整的記賬憑證,調增金額用藍字,調減金額用紅字;發現以前年度記賬憑證有錯誤的,應當用藍字填制一張更正的記賬憑證。據此規定,只更正賬簿的方法則是劃線更正法;調整記賬憑證金額用紅字則是紅字註銷法;調整記賬憑證金額用藍字則是藍字更正法;對某錯誤同時使用紅、藍字則是綜合調整法。紅字表示註銷或減少,醒目明了,紅字過多則又讓人眼花繚亂,反映的內容會不清晰;藍字記錄若與原分錄方向相反則表示註銷或減少,填制的補充分錄則為增加。

(二)是否追溯的方法

會計差錯更正按是否追溯到差錯發生的當期或儘可能的早期,分為追溯重述法和未來適用法。追溯重述法,是指在發現前期差錯時,視同該項前期差錯從未發生過,從而對財務報表相關項目進行更正的方法。未來適用法,是指不追溯而視同當期差錯一樣更正。《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規定:企業應當採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錯,但確定前期差錯累積影響數不切實可行的除外;確定前期差錯影響數不切實可行的,可以從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間開始調整留存收益的期初餘額,財務報表其他相關項目的期初餘額也應當一併調整,也可以採用未來適用法。追溯重述法與未來適用法相比,追溯重述法糾錯針對性更強、更準確,但過程複雜,成本較大。

差錯可按以下三個標準分類:

一是差錯的發現時間,可以分為當期即報告期內發現的差錯和資產負債表日後期間即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會計報告批准報出日之間發現的差錯;二是差錯的所屬期間,可以分為屬於當期的差錯和屬於前期的差錯;三是重要性,可以分為重要的會計差錯和非重要的會計差錯。重要的會計差錯即足以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做出正確判斷的會計差錯;非重大會計差錯,是指不足以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做出正確判斷的會計差錯。實務中對重要性的判斷離不開具體的環境和會計職業判斷,並且應從性質和金額兩方面進行分析。一般來說,差錯金額越大、性質越嚴重,則差錯越重要。為了便於選定差錯更正方法,對以上差錯類型可進行這樣的組合:

(1)當期發現屬於當期的差錯;

(2)當期發現屬於前期非重要的差錯;

(3)當期發現屬於前期重要的差錯;

(4)資產負債表日後期間發現屬於「當期」(報告期)的差錯;

(5)資產負債表日後期間發現屬於前期非重要的差錯;

(6)資產負債表日後期間發現屬於前期重要的差錯。

凡是歸屬於當期的差錯,無須區分重要性,因為報表尚未報出,只要及時調整,無論重要與否均不會影響報表使用人的決策(注意:「當期」即為報告期,「前期」則為前一報告期)。

根據不同的差錯類型選用不同的方法為了正確使用差錯更正方法,應先弄清差錯的類型,然後對號入座。

會計前期差錯更正

前期差錯,是指由於沒有運用或錯誤運用下列兩種信息,而對前期財務報表造成省略或錯報。

(一)編報前期財務報表時預期能夠取得並加以考慮的可靠信息。

(二)前期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時能夠取得的可靠信息。

前期差錯通常包括計算錯誤、應用會計政策錯誤、疏忽或曲解事實以及舞弊產生的影響以及存貨、固定資產盤盈等。

企業應當採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錯,但確定前期差錯累積影響數不切實可行的除外。追溯重述法,是指在發現前期差錯時,視同該項前期差錯從未發生過,從而對財務報表相關項目進行更正的方法。

確定前期差錯影響數不切實可行的,可以從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間開始調整留存收益的期初餘額,財務報表其他相關項目的期初餘額也應當一併調整,也可以採用未來適用法。

企業應當在重要的前期差錯發現當期的財務報表中,調整前期比較數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