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優質全株玉米青貯生產技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優質全株玉米青貯生產技術技術研發推廣背景,能夠解決的主要問題,突破的技術難點等。

一、技術名稱

優質全株玉米青貯生產技術

二、技術概述

(一)研發背景

技術研發推廣背景,能夠解決的主要問題,突破的技術難點等。

全株玉米青貯是奶牛[1]生產中優質的粗飼料來源,對提高飼料利用率,降低飼料成本,改善奶牛瘤胃健康和乳品質方面具有積極作用。2017年,我國糧改飼試點地區玉米青貯種植面積為1194.2萬畝,同比增加93.0%;玉米青貯收貯量為3429.8萬噸,同比增加111.7%。優質全株玉米青貯生產技術從種植、調製、評價、利用四個關鍵環節,科學指導青貯飼料製作,生產優質青貯飼料,有效的解決了玉米品種種植不合理、乾物質含量低、澱粉含量不高、利用率差等問題,提升了青貯品質。

(二)技術要點及參數

主要描述技術要點和參數,技術使用需特別注意的環節。

1.綠色高效青貯種植關鍵技術

包括青貯品種篩選、田間種植技術、田間管理技術。選用生物產量高,營養品質優良,抗逆、抗病蟲好,通過國家或省審定的青貯玉米品種。播種一般以掌握5-10cm土層溫度穩定在10℃以上時播種為宜。播種密度一般根據品種的特徵、特性和品種說明來決定。

2.優質青貯飼料調製關鍵技術

包括收穫時間判斷、收刈技術、青貯運輸、青貯發酵技術、壓實、封窖技術。收割時間不早於乳熟末期,不晚於蠟熟末期。最佳的收穫期為蠟熟期,乳線在1/2-2/3,含水量為65%-70%;留茬高度不低於15cm;最佳切割長度(TLC)在1.5cm-2.5cm之間;破碎籽實度達95%,70%籽粒破碎度小於1/3完整籽粒大小;最好採用U型壓窖法,壓實密度保證控制在600kg/m3-800kg/m3;青貯原料裝滿高出窖邊沿50-60cm,中間高於兩側即可封窖。

3. 優質青貯飼料質量評價

包括青貯感觀指標、營養指標、發酵指標、衛生指標。感官分級標準分氣味、色澤、質地、籽實破碎度四項指標分數之和;營養品質分級標準分乾物質、粗蛋白質、中性洗滌纖維、30h中性洗滌纖維消化率、酸性洗滌纖維、澱粉六項指標分數之和;發酵品質分級標準分pH、氨態氮/總氮、乳酸、乙酸、丁酸五項指標中分數之和;發酵指標評價分為pH、乙酸、乳酸、氨態氮五項;衛生指標標準要求黃麴黴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2]、嘔吐毒素必須低於限量值。

4. 優質青貯飼料高效利用技術

包括青貯取料技術、綜合飼餵技術等。封窖後,一般經過45天便可進行取用,取料按青貯窖橫截面自上而下切取,截面垂直整齊,每日進度>30厘米。飼餵採用全混合日糧(TMR)方式飼喂,綜合評定青貯飼料品質,再結合畜種、體重、年齡、生產性能、體況和生理階段等因素,確定青貯飼餵量。奶牛飼餵次數不少於3次,肉牛、肉羊飼餵次數不少於2次。

(三)技術示範推廣情況

優質全株玉米青貯生產技術有效的解決了玉米青貯在種、收、貯、用等關鍵環節問題,2018年已經在京津冀地區、山東省、黑龍江省、寧夏回族自治區示範推廣應用,並逐漸向全國糧改飼17個試點省推廣。通過優質全株玉米青貯生產技術是一項綜合的集成技術,能夠提升玉米青貯品質,乾物質含量提高5%、NDFD利用率提高5%、提高澱粉消化率、降低玉米青貯損失、增加牧場效益。

三、適宜區域

適應推廣應用的主要區域

本項技術適用於全國各地的牧場。

四、注意事項

1.選種優質青貯玉米品種。

2.把握玉米青貯收穫時間、切割長度、籽實破碎粒度、壓窖密度、整個製作過程時間等。

3. 依據玉米青貯品質,合理配製日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