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伊斯基安娜自然生態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伊斯基安娜自然生態區
圖片來自嘉義縣文化觀光局

伊斯基安娜自然生態區‎ 位於台灣嘉義縣 阿里山鄉達邦部落內。達邦部落擁有多樣的地理環境,橫跨低海拔的瀑布溪澗到中高海拔山谷峭壁,皆可見其蹤影,而崇山峻嶺所伴隨著的大片森林,更是提供了各種動物棲息空間,其中位於中海拔闊葉林帶的原始林相保留完整,記錄到的鳥種更多達73種。[1]而伊斯基安娜鄒語意為「大老鷹之地」,在古代傳說中達邦居民曾於此地看見大老鷹獵殺山羌,因此典故取地名。伊斯基安娜是早期達邦社舊部落所在地,現今達邦社的Kuba即由此地遷移現址,為達邦社的起源地。伊斯基安娜位於伊斯基安娜溪旁的小平地,目前僅存幾戶人家,其他還有幾間工寮,地面多開闢為茶園,已不見古部落之風貌。</ref>而現今橫跨於伊斯基安娜溪之上的達邦吊橋,為達邦與特富野間往來的要道,橋長達100公尺,從橋上眺望,可見群山環繞,視野十分遼闊。[2]而自民國90年底居民因應農業轉型及生態觀光之發展,將伊斯基安娜規劃為伊斯基安娜自然生態公園,沿伊斯基安娜溪開闢步道,進行巡山護溪,園區內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具生物多樣性,是不可錯過的景點。更是部落維繫生態永續發展並延伸出觀光效益的典範之一,值得旅人前往探訪。 [3]


景點介紹

伊斯基安娜自然生態區位於鄒族的主要社區阿里山鄉達邦村內。達邦部落部落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也就是阿里山山脈尾端、曾文溪上游畔。達邦社區分為伊斯基安娜、達邦以及達德安等三個部落。由於自然資源豐富珍貴,居民便把村落分為「伊斯基安娜」和「達德安」兩個生態區,並且從2001年起,合力展開護溪、護林的行動,積極勸阻電魚、打獵、採摘山蘇等行為。[4]目前已規劃出伊斯基安娜自然生態公園及達德安生態區兩條步道,而伊斯基安娜步道為昔日鄒族的漁獵步道,呈現儘是原始林林相,隨處可見長於樹上或路邊的巨大山蘇,並且設有漁獵用的陷阱(說明用的)及獵寮,又有清澈的溪流通過,也是賞鳥的好地點。[5]而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溪河間的高山魚和蝦類已經明顯增加,社區生態保育的成果值得鼓勵。且達德安自然生態區地處偏僻,保留了原始林相,飛禽走獸相當多,例如紅嘴黑鵯、山紅頭、五色鳥及棕面鶯等都很常見,溪裡的魚群也非常多樣。另外,生態區內盤根錯節、濃蔭蔽日的老茄苳巨木群及豐富的寄生植物群也讓人印象深刻,可說是來到達邦後不可錯過的景點。園區內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具生物多樣性,加上村民護溪有成,溪中鯝魚數量繁密,已被達邦社區列為將來發展旅遊的重點。[6]


維繫部落生態永續發展並延伸出觀光效益的典範生態區之一

伊斯基安娜自然生態區和達德安生態區一樣,也保留有原始林相,生態資源非常豐富,所受到的人為破壞並不大,即使是有必要性的人工設施也皆取材自周邊的自然素材。生態區內隨處可見巨大的山蘇、奇巖、樹林、野生果樹、苔鮮蕨類和野生小動物…等等,同時也是賞鳥的好地方。延著伊斯基安娜溪谷而下,清澈的溪流從山頂穿越濃密的森林,沿途可見豐富的林相中所蘊含的各式各樣的植物生態。旅客若有絕佳的體力和足夠的時程,還可以溯溪而上到獅王峽谷和彩虹瀑布一遊。鄒族人除了懂得分辨各種植物之外,也懂得大自然的生存法則。他們是擅於狩獵的民族,無論是魚獵或大型猛獸,鄒族人都擁有高超的智慧和長才,精於地形和陷阱的利用,熟悉各式的獵具。因此昔日做為狩獵場所之一的伊斯基安娜生態區,現在也設有展示用的漁獵陷阱及獵寮,當地人還會帶旅客嚐試辨識獸蹤,非常有趣。[7] 而自民國91年達邦社區向九二一重建會申請社區總體營造補助經費,以點工叫料和生態工法的原則,營造達德安自然生態區和伊斯基安娜自然生態園區兩條自然步道,藉此發展達邦部落生態旅遊。遊客只要透過生態旅遊中心的電話與窗口聯繫,即可得到包含民宿、餐飲、導覽解說、接駁車、體驗活動DIY等全套行程之旅遊服務,除了享受到達邦部落豐富的自然與文化生態饗宴,此種透過單一窗口的生態旅遊方式,也是對達邦部落環境保育及社區福利的一種回饋方式。因此, 伊斯基安娜自然生態區儼然已成為維繫部落生態永續發展並延伸出觀光效益的典範生態區之一[8]

視頻

【阿里山一日遊/鄒族自然與文化】

【玩嘉義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園區 賞趣味壁畫、泡進翠綠溪水吃風味餐 | 台灣新聞 Taiwan 蘋果新聞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