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任己者術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任己者術窮》選自元末明初劉基創作的筆記--《郁離子》第六卷。

《郁離子》是寓言體散文故事集,在中國思想史上和文學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元末亂世,劉伯溫隱居青田,總結自己的思想和對社會、人生的見解,創作了《郁離子》。「郁離子」是劉伯溫的托稱[1]。《郁離子》包羅萬象,囊括古今,闡明了劉伯溫的政治理想、哲學觀點、處世態度和治世的謀略等。劉伯溫認為,如果按照書中的正確主張去做,就一定能達到文明之治的目標。

原文

郁離子曰:「善疑人者,人亦疑之;善防人者,人亦防之。善疑人者,必不足於信;善防人者,必不足於智。知人之疑已而弗舍者,必其有所存也;知人之防已而不避者,必其有所倚也。夫天下之人,焉得盡疑而盡防之哉?智不足以知賢否,信不足以弭①欺詐,然後睢睢②焉,惟恐人以我之所以處人者處我也,於是不任人而專任已。於是謀者隱,識者避。哲者愚,巧者拙,廉者匿③而圓曲頑鄙④之士來矣。圓曲頑鄙之士盈於前,而疑與愈急,至於術窮而身憤,愈悔其防與疑之不足,不亦痛哉!」

註解

① 弭(mi):消滅;消除;停止。

② 睢睢(sui sui):仰禮貌

③ 匿(ni):隱藏;躲避。

④ 圓曲頑鄙:圓,圓滑。曲,曲意逢迎;曲從。頑,頑鈍;愚笨。鄙,庸俗;鄙陋。

譯文

郁離子說:「喜歡懷疑別人的人,別人也懷疑他;善於提防別人的人,別人也提防他。喜歡懷疑別人的人,必定不能夠被人相信;善於提防別人的人,必定不會比別人聰明。知道別人懷疑自己卻不肯捨棄,必定是他有存在必要;知道別人提防自己卻不躲避的,必定是他有可依靠的地方。天下的人,怎麼能會懷疑而又提防得了呢?智謀不足以識別賢與不賢,信任不能夠消除欺詐,然後他在那裡仰天而視,惟恐人家用自己對待別人的方法來對待自己,於是不信任別人而只是信任自己。這樣一來有智謀的人隱退,有卓識的人躲避。明哲的裝成愚蠢的,靈巧的裝成笨拙的,廉潔的躲避起來,而那些圓滑、曲從、頑鈍鄙陋的人就來了。這樣的人充斥在眼前,而懷疑和提防的心理就越急切,以至於心術用盡而身心鬱結,就更加悔恨防範和懷疑不足,(這樣下去)不也令人痛心嗎!」

評語

「善疑人者,人亦疑之;善防人者,人亦防之。」人與人之間應該充滿真誠依賴。假如懷疑一切,處處設防,必然人人避而遠之,成為孤家寡人,身心交瘁。

作品評價

《郁離子》的寓言體風格可謂「牢籠萬匯,洞釋群疑,辨博奇詭,巧於比喻,而不失乎正。」在這點上頗得莊子精髓[2]。即汪洋恣肆、想象奇幻、文辭富麗、氣勢磅礴、感染力強。更為重要的是,《郁離子》還吸收改編了一些《莊子》的寓言來就事論理。

視頻

任己者術窮 相關視頻

來聽劉伯溫《郁離子》中「道士救虎」的故事!漲知識
陳勝華轉述<郁離子>新書發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