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價格限制制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價格限制制度是一個專有名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期貨市場的價格限制制度是金融市場的一個專有名詞,分為熔斷制度、價格保護帶制度和漲跌停板制度。根據《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風險控制管理辦法》的第八條規定:「中國金融期貨交易實行價格限制制度。交易所可以對某一上市品種實行一種或者多種價格限制制度,並根據市場風險狀況設定和調整熔斷幅度、價格保護帶範圍和漲跌停板幅度。各上市品種實行的價格限制制度及具體標準由交易所另行規定。」

漲跌停板制度主要用來限制期貨合約每日價格波動的最大幅度。根據相關規定,某個期貨合約在一個交易日中的交易價格波動不得高於或者低於交易所事先規定的漲跌幅度,超過這一幅度的報價將被視為無效,不能成交。漲跌停板是以某一合約上一交易日的結算價為基準確定的,也就是說,合約上一交易日的結算價加上允許的最大漲幅構成當日價格上漲的上限,稱為漲停板,而該合約上一交易日的結算價格減去允許的最大跌幅則構成當日價格下跌的下限,稱為跌停板。

熔斷制度,即在每日開盤之後,當某一合約申報價觸及熔斷價格並且持續一分鐘,則對該合約啟動熔斷機制。

價格限制制度的規定

根據《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風險控制管理辦法》的第九條規定:

期貨合約連續兩個交易日出現同方向單邊市(第一個單邊市的交易日稱為D1交易日,第二個單邊市的交易日稱為D2交易日,D1交易日前一交易日稱為D0交易日,下同),D2交易日為最後交易日的,該合約直接進行交割結算;D2交易日不是最後交易日的,交易所有權根據市場情況採取下列風險控制措施中的一種或者多種:提高交易保證金標準、限制開倉、限制出金、限期平倉、強行平倉、暫停交易、調整漲跌停板幅度、強制減倉或者其他風險控制措施。

價格限制制度的作用

1、價格限制制度可有效降低違約風險,對保證金有替代作用。

期貨市場漲跌停板制度直接掩蓋了具體的均衡期貨價格的位置,在期貨市場價格達到漲跌幅限制後,交易者往往轉向相關的現貨市場來獲取均衡期貨價格的信息。如現貨市場也設置了漲跌幅限制,那麼關於均衡期貨價格的信息會進一步模糊,使得投資者對未來的損失程度不能準確判斷,不斷地去補足保證金,而不會選擇違約,從而降低了整個交易的違約風險。

2、熔斷制度是啟動漲跌停板制度前的緩衝手段,發揮防護欄的作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