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仰望橘子洲頭(方裕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仰望橘子洲頭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仰望橘子洲頭》中國當代作家方裕洲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仰望橘子洲頭

春三月,我們乘坐的旅遊團車開進長沙橘子洲,要到洲頭瞻仰毛主席巨幅石雕像還要走幾里路,沿着洲邊的路邁向洲頭,路邊綠柳成蔭,柳絲在微風中搖曳,就像美女的秀髮飄逸。清風徐來,涼風陣陣,行走在偉人毛澤東青少年曾經走過的路上,心中愜意頓生豪情,好像是偉人正引領我們前行,接受風雨征程的洗禮。

湘江水波浪不驚,沒有激流洪波,流水腳步緩慢泛起層層漣漪,江中的遊艇湧起的陣陣波濤,翻起潔白的浪花。也許是春雨的沖刷帶進混濁的雨水湧進湘江,沒有見到清澈碧綠的江水,也可能滿江碧透魚翔淺底的湘江到秋天才可見到。遊人如織,來往如梭,到了洲頭更是人的海洋,摩肩接踵,人頭攢動,人們瞻仰毛主席巨幅石雕像,紛紛拿出手機或相機拍照。

毛主席青年時石雕頭像,像高32米,寬41米,基座3500平方米,由8000多塊採取福建高山的永定紅花崗石拼接而成,是當今中國最大一座偉人紀念雕像。32代表毛澤東青年風華正茂,41代表執政41年。2009年12月26日,這座偉人青年藝術雕像在橘子洲頭落成。偉人的雕塑以他青年時期形象為原型,突出表現偉人青年時代胸懷大志,風華正茂的氣概,由湖南省建築設計院設計,由廣州美術學院黎明製作。

青年才俊毛澤東站在橘子洲頭,微風吹拂掠過面頰,頭髮被風撩向耳後,俊俏的面龐目光深邃,他在思考着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國,為什麼就任人宰割如此孱弱,世代被奴役的廣大民眾為什麼這麼窮困潦倒,腐敗的政府為什麼只會殘酷壓榨老百姓,不顧人民的死活,他感到彷徨。他炯炯有神的目光眺望遠方,他在思索國家怎樣才能由弱變強,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人民怎樣才能脫離苦海;中國走怎樣的途徑才能由黑暗走向光明。站在橘子洲頭偉人心潮澎湃豪情萬丈,發出了天問,寫下了震古爍今的著名詩詞《沁園春.長沙》,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青年時代的毛澤東不僅有經天緯地之志,更是曠世奇才,在國家處於積貧積弱,被世界列強瓜分和蹂躪,人民處於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雙重壓迫的水深火熱之中,他心系救國救民的宏志,苦苦尋求國家強盛之路,解救人民於水火之中。他在長沙求學時就以28畫生,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探求救國救民的真理,共同為國家擺脫積貧積弱和救民於水火尋找出路。他與有共同志向的青年一起成立了新民學會,創辦了《湘江評論》,抨擊時弊,揚清擊濁,喚醒民眾奮力圖強。孟子曰:天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心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青少年時期的毛澤東就知曉這個古訓。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他認為要承擔起救國救民改造社會之重任,沒有強健的意志和體魄是不行的,他以爬山、游泳、淋雨、野營等方式鍛煉其體魄。對游泳更是情有獨鍾,發出:「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的豪言壯語。他時常跳入碧波清澈的湘江劈波斬浪,時而蛙泳匍匐前行,時而仰泳,四肢不動氣定乾坤,浮於水上如躺在被面,泳姿多彩如閒庭信步,由於在青少年練就了精湛游泳技巧,以致他以後在大江大海中游泳無懼驚濤駭浪。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理論聯繫實際,不關門讀死書,到社會大課堂去體驗生活是毛澤東青少年時的學風,他在課堂筆記《講堂錄》中說:「閉門求學,其學無用,欲從天下國家萬事萬物而學之,則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為了學以致用,從社會大課堂去學書本上沒有的知識,他利用學校放假時間不帶錢徒步遊歷農村,進行社會調查,鍛煉生存和克服困難的能力。1917年春,毛澤東和同學不帶分文遊歷了長沙周邊的寧鄉、平江、瀏陽等五個縣。到了夏天,毛澤東邀約蔡和森等又一次遊學,繞着洞庭湖周邊的湘陰、益陽、岳州等地走了兩個月,進行社會調查。在遊學中為解決生存,他們利用為商鋪學校、廟宇和居民寫對聯、作詩文或提供其他服務解決食宿和路費。在遊學中廣泛接觸各個層面的人,既到社會層次低的農民家調查,又拜會社會名流賢達,風土人情、鄉村習俗、蒼生企盼、百姓疾苦、生意興衰無不在偉人的行程中留下親問。在梅城毛澤東要拜訪擔任安化勸學所所長夏默庵,當時的勸學所所長相當於現在的縣教育局局長。夏默庵作為當地的文化名流,不願去見一個沒有名氣的青年學生。然而毛澤東執意三次拜訪。夏默庵有心試試毛澤東的學問,於是他作對聯撰出上聯:綠楊枝上鳥聲聲,春到也,春去也?請毛澤東對出下聯,毛澤東學識淵博,微笑答出下聯:青草池中蛙句句,為公乎,為私乎?夏默安對毛澤東的文采十分欣賞,臨走送給他八塊大洋,解決了毛澤東此行的經費。

通過遊學,他不僅了解地方民俗,也對農民的生活狀況進行調查,使他對中國的社會現實的認識能力、分析能力有了很大提高,這為他以後的社會調查積累了經驗。

我站在橘子洲頭,仰望偉人青年時期的雕像,他那青春無限,風流倜儻的身姿有着無窮的魅力。他站在橘子洲頭似乎在回憶同學們高談闊論抒發豪情的場景: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章,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青年時期的毛澤東身無分文憂天下,有改變國家之命運捨我其誰的擔當。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毛主席人民就不可能成為國家的主人,沒有毛主席就沒有中國立於世界之林的強國地位。沒有毛主席也可能中國還在黑暗統治之下,社會仍然暗無天日,人民生活仍苦不堪言。毛主席豪情萬丈的壯語「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無窮」的奮鬥精神鼓舞着人們去面對任何艱難險阻,克服前進中的障礙,走向美好的將來。[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