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仙人棒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仙人棒屬(Rhipsalis)是仙人掌科(Cactaceae)的一屬,約60種。原產於美洲熱帶亞熱帶西印度群島非洲馬達加斯加以及斯里蘭卡。該屬仙人掌體形小,而分枝多,常生於樹上,某些種則生在岩石叢中或地上。

分布解釋

該屬是仙人掌科在舊大陸的唯一代表,這種令人迷惑的分布狀況有如下幾種解釋:

  1. 早在南美洲尚未與非洲分裂的地理時期仙人棒屬植物已經散布各地;
  2. 種子因黏附鳥類腳上而攜往更多地方;
  3. 在水上長距離漂遷而傳播各地;
  4. 人類媒介。

生活習性

該屬植物形狀各異,花小而繁,開花後又能結肉質小漿果,故廣為栽培。復活節仙人掌(Rhipsalis rosea或Rhipsalidopsis rosea)是一種大眾喜愛的觀賞植物;花芳香,玫瑰色,直徑2.5公分(1吋),春季日間開放。大花仙人棒(Rhipsalis megalantha)花黃色,直徑4公分。其他如Lepismium屬、Pfeiffera屬、Erythrorhipsalis屬、Acanthorhipsalis屬及Hatiora屬的種類通常也並於仙人棒屬。

仙人棒的管理方法

養殖條件

  1. 土壤:它的根條敏感,不耐水澇,因此需要使用排水性好的土壤。如果土的排水性不好,可以加入百分之二十的河沙以增加排水性。
  2. 光照:它性喜陽,養殖的地方必須光線充足,可以接受全天日照,光照不充足的話,植株會出現枝幹短細等情況。
  3. 澆水:給它澆水沒有固定的時間,澆水前先觀察土的狀態,如果土是完全濕潤的狀態,就說明需要澆水了,如果土是濕的,就先不要澆水。
  4. 施肥:它生長的速度比較快,對營養的消耗比較大,每個月都需要追肥一次,才能滿足它對營養的需求,每次施肥後儘快澆一次水,可以促進養分的吸收。

繁殖方法

仙人棒的繁殖一般採用分株的方式。在仙人棒的周邊長出一些小球的時候,就可以給它分株了,將這些小球完整的切割下來,栽種進新的盆土就可以了。

病蟲害防治

仙人棒一般不會感染蟲害,如果不行感染,可以將煙灰用水溶解,然後將煙灰水噴灑到植株的株體上,隔一天噴一次,直到蟲被完全殺死。驅蟲完成以後,需要給它換新的土,避免舊土有蟲卵,出現第二次感染。[1]

仙人棒怎麼扦插

仙人棒以盆栽為好,一般在每年的春、秋季節進行扦插繁殖。扦插前,先把大粒河沙裝入小盆,少淋些水,含水量不要超過50%,略顯濕潤即可。剪取後應放在通風處晾幾天,等切口略有干縮再扦插;或用微火略燒烤下面切口,以防止腐爛。仙人掌下面切口如沾一些剛燒完的草木灰,也有防止腐爛的作用。

扦插以保持20~25 ℃生根最快。溫度過低生根慢,過高則易引起插穗切口腐爛。所以,如果人為控制溫度的條件,一年四季均可扦插。自然條件下,則以春秋兩季溫度為宜。

扦插後要切實注意使扦插基質保持濕潤狀態,但也不可使之過濕,否則引起腐爛。同時,還應注意空氣的濕度,可用覆蓋塑料薄膜的方法保持濕度。

選擇合適肥沃的土壤;仙人棒在肥料足夠時長得更快。在春季進行換盆1個月後開始追肥,春夏秋三季是其生長旺季,應及時補充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放在室內,還應經常向其四周噴霧以提高空氣濕度,冬季如果室溫在10℃以上,土壤干透後澆水。如氣溫較低,盆中的土應保持乾燥。澆水應在晴天上午進行,並注意水溫應與盆土溫度相近。[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