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他從台灣來(尹燕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他從台灣來》中國當代作家尹燕忠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他從台灣來

「千年的鐵樹開了花,萬年的枯枝發了芽」,劉潤芳先生的夙願終於實現了。今天從台灣回大陸探親來了!消息象長了翅膀似的傳遍了故鄉,在他探親的日子里,飽覽了祖國的名山大川,看到了家鄉的滄桑之變,使他產生了無限感慨,更加眷戀自己的國土,激發了他殷切盼祖國統一的強烈心情,下面記敘的是他回故鄉的二、三事:

他,已經闊別家鄉五十多年了,現今雖已年逾古稀,雙鬢斑斑白髮,儘管他頭上染了烏髮油,但仍遮掩不住歲月給他留下的道道皺紋。他是乘轎車來的,一聽說到了故土,心就怦怦的跳了起來,感慨、激動的心情迸發了出來,他和愛妻端雋及女兒下車步行,他柱着手杖,時而快步如 飛,時兒徘徊沉思,多皺而寬闊的前額上鎖成了一個疙瘩,

「啊!變了,變了,兒時家鄉的窮鄉僻壤影子沒有了!一他嘴裡數叨着,雙眼濕潤了,妻子嗔怪地瞪他一眼,說:

」老頭子,又動神經了,走吧」,「走,走」,劉先生應和着,他們穿過了一排排嶄新的房子,街上的男男女女熱情地望着,招呼着,議論着來的陌生人。劉先生迷路了,在街上躊躇着,這時候,一群天真爛漫的兒童,穿着花花綠綠鮮艷的童裝,圍攏過來天真地問道:「老爺爺,您從哪兒來?」劉先生笑了,躬下身子抱過一個孩子,親了親他的小臉蛋,說:「孩子,爺爺是從台灣來的」。孩子們聽到這些,浸透着紅潤的臉上顯出歡快的笑容呼喊着:「啊,台灣的老爺爺回來了」!在孩子們的引導下,有的牽着他的手,有的拎着衣襟.歡騰的人聲笑語充滿了街巷。

劉先生看着這一切,眼裡網滿了淚水。

劉潤芳被孩子們簇擁着,來到了自己的家,他胸脯起伏着,呼吸也急促起來,感到一切都很新鮮。這時迎面走來了一位『老年婦女,她顫微微向前走了幾步,用手打着眼罩子,猛然抓住了劉潤芳的手,呆滯滯地上下端詳着,「噢,狗兒,你回來了,你把家給忘了,娘不是做夢吧!劉潤芳起初一怔,後來突然喊了一聲娘,抽咽着,雙膝跪在老母親的跟前。娘,這不是做夢,我真的回未了.,我沒忘家:請您老人家原諒兒子吧,兒子對不起您,也對不起全家!』,此時,端雋也跪在娘的膝前,老母親兩頰滾下了激動的淚珠,「唉,你們都回來了,我該多高興,要不是黨的政策好,咱娘們難團圓啊」!他夫婦二人,把她攙扶到屋裡,隨即便招呼小孫子向老奶奶問好,孩子們都天真活潑地深深地向她鞠躬,致敬,異口同聲說:「老奶奶好?樂得她合不攏嘴,在場的人都,哈哈笑了起來。這時家中的妻子桂芝買東西剛回來,見到劉潤芳便嗚嗚咽咽哭起來,劉潤芳雙手扶住她,說:。桂芝,你受累了,我欠了你一筆感情上的債,這些年來,我一直想着你,想念着大陸上的孩子,但不知你們是否還生活着,轉眼這些年,台灣的宣傳說大陸上怎麼樣不好,聽到這些,我心裡還是掛牽,看了你們生活的都很好,我心裡又高興又感激,桂芝,你原諒我吧」!桂芝說:「你能回來和俺見上一面,就高興,都一大把年紀了,該想得開」!正在交談中,端雋進屋裡來了,桂芝親切地招呼她,端雋極親切地叫了桂芝—聲姐姐,款款地說:「姐姐,你辛苦了」,你操持家務,扶老攜幼,拉巴着一家老小過日子,而且生活的挺好,看到這一切,我心裡深受教育」!桂芝說:「天有陰晴月有圓缺,世上事難全,如今咱們見了面這就挺好,咱們雖然隔山隔水,但不隔心啊,你只要待潤芳好,就是待俺好」!說着撩起衣巾擦了一把淚,端雋的跟圈也紅紅的。劉潤芳聽到她倆的對話,心裡寬慰多了。歷史造成了家庭的悲劇,而家人的坦蕩胸懷又彌合了親人的心靈創傷。

一陣清脆的汽車笛響,響徹鄉村山野,在城市工作的劉先生的兒子宏慶和妻子韓秋回來了,他們的女兒也回來了。經桂芝介紹,他們恭敬地走到劉潤芳跟前,甜甜地叫了聲「爸爸」,又轉身走到端雋跟前甜甜地叫了聲」媽媽」,宏慶夫婦叫兒女喚爺爺奶奶,他們把剝好的花糖、蜜桔直往爺爺奶奶嘴裡塞,他倆一個勁地「乖孫孫」、「寶孫女」地叫,全家樂成一團,喜樂之情溢於言表。這時宏慶拿出照相機一按快門: 「啪』地一聲留下了這張「全家福」。

夜幕降臨,明亮的燈光輝映着農家的院落。來看望劉先生一家的鄉鄰漸次散去,吃罷家鄉的晚飯,全家人坐在一起談論別後之情,這時候,劉潤芳眼睛一亮,像發現了新大陸,他急忙到櫥里取出旅行包,拿出了一個精緻的擅木盒子,仔細地在盒子裡拿出一個包,破了好幾層,原來是一杯黃土,家裡的老少都圍着看,誰也猜不透是咋同事。

原來,此事要追溯到五十年前的一天,那時桂芝和嗣芳結婚一年多的時間,他被抓了壯丁,桂芝哭成了淚人兒,劉潤芳戀戀不捨,桂芝到坡里取了一杯黃土讓他帶在身邊,寄意不要忘了家鄉親人,孰不知,這一次離別竟有半個世紀。不論在茫茫的荒山野濰上,還是在遠隔千山萬水的台灣海峽,當他思鄉心切的時候,就拿出這杯黃土看一看,緊緊地貼在胸窩上默禱着:「月是故鄉明,何時彩雲歸」?

劉潤芳拿出這杯黃土,對全家深情地說:「這些年來,我無論奔波到哪裡,都忘不了那杯黃土,因為在大陸上的黃土地上繁衍着我們的世代親人,我們台灣的每個同胞和大陸親人的心是連在一起的,心是相通的,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誰不盼望和親人團聚,誰不盼望葉落歸根,台灣和大陸這些年的阻隔,把人們之間的往來關係給無情地割掉了,這是無法彌補的。兩岸的人們盼望統一.現在我們才邁出了第一步,我們還要努力。我們每個台胞絕不能數典忘祖,忘記祖國和親人,要為促進和平統一貢獻力量」,劉潤芳說到了這裡,眼腑潮潤了他動了,感情,接着呷了一口茶,說:「什麼時候台灣和大陸融為一體,什麼時候有了正常交往,我們這些老輩人死也瞑目。想到這裡,又有多少台胞出去後再未見到大陸親人,他們臨終時還呼喚着大陸親人。每逢佳節,許多人面朝大陸默禱,遙祝大陸親人幸福康泰」!說罷,他兩眼掉下了淚珠,全家人也陪着流淚,略微一停,他又拿出從台灣帶回的一杯土,裡邊雜有貝殼和光潔的卵石,說:「台灣是一個寶島,那裡氣候溫暖宜人,森林,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水稻種植普遍,素有糧倉之稱,尤以盛產甘蔗,魚類而著稱,希望家人到那裡作客,觀賞,同時也讓家人接受台灣的這杯土,待到祖國統一時,咱們和全國父老慶賀這喜日子!宏慶恭敬地接過這杯土珍藏起來,劉潤芳又親自鏟了一點土珍裝起來,他說:「我看到這杯土,便看到當今大陸的新氣象,這涵義更深哪」!

光陰一江秋風逝去,劉潤芳一家到了歸台的日子,他們和親人灑淚相別,在登上遠去的飛機上,他將家鄉的黃土貼在胸上,默念着:「再見了,故土,再見了,親人」!

2019.5.1日下午

5.7日上午發文[1]

作者簡介

尹燕忠,男,中共黨員,山東省報告文學協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