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從邊疆來到天安門(喻德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從邊疆來到天安門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從邊疆來到天安門》中國當代作家喻德余的散文。

作品欣賞

從邊疆來到天安門

一九六九年,西北邊疆的形勢特別緊張,為了練出一身過硬的本領,我們在冰雪中巡邏站崗,在凜冽的寒風和爍人的驕陽下進行拼刺、射擊、爆破和三打三防訓練。年輕的我們心無旁騖,每天清晨五公里長跑,班排戰術,大家抱着無限忠於偉大領袖毛主席的紅心,決心練好本領,為保衛偉大的祖國,犧牲自己的一切,隨時做好了反擊侵略者,為保衛祖國西北邊疆英勇獻身的準備

當年十一月上旬,團部按上級要求組建赴內地接新兵的接兵連,全團一共抽調了五名幹部戰士,我是接兵連唯一一位戰士,被任命為接兵連文書兼代理排長。命令下達後,五名接兵連成員很快到團司令部報到,軍務股長組織我們學習了一天的相關文件,團首長接見我們後,第二天就和師部接兵營一起隨軍區接兵團坐火車到河北。

從河北保定下車,只在軍分區招待所住了一天,我們連長帶我們學習了半天有關徵兵文件,下午連長參加了接兵團團部的會議後,第二天就乘火車隨接兵營營部到了河北涿縣。涿縣是河北和首都北京毗鄰的縣城,聽招待所工作人員說,縣城和北京天安門直線距離只有五十公里遠,從縣城騎自行車幾個小時就到北京了。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走出了很多歷史名人,三國時的幾個著名人物都是涿縣人。那時我很想去探尋三國名人的遺蹟,但想到自己是接兵連里唯一的士兵,即沒有帶兵的經歷,更沒有接兵的經驗,接兵時間安排太緊,也就打消了探古尋今的念頭。到縣的當天下午,縣革委會領導為接兵營舉行了簡短的歡迎儀式,並為我們介紹了涿縣學習貫徹九大精神,抓革命促生產的成就和全縣應徵兵員及涿縣階級鬥爭和社會經濟發展現狀。在招待所學習準備的時間裡,我基本沒有外出,同行的連、排長和軍醫都到街上去逛市場買東西,我卻窩在招待所的小房間裡,認真學習接兵文件,了解涿縣的社情民意,熟悉今年的招兵政策。

[1]

作者簡介

喻德余,中國散文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