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介壽新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介壽新村
圖片來自中時新聞網

介壽新村位於台灣花蓮縣 花蓮市。介壽眷村早年是國軍轉境臺灣時,部份空軍部隊駐紮花蓮時的眷村之一,部隊任務主要是負責花蓮空軍基地的接收工作。[1]而如今的介壽新村經規劃後,目前可發現牆面有許多故事牆彩繪,將1949年逃難的故事及眷村小時候的記憶以彩繪的方式留在介壽新村的外牆上,訴說著這老眷村的歷史與滄桑包括反共復國、保密防謀等標語,以及想翻牆偷香腸孩子的身影,眷舍外納涼聊天場景,都一一躍上牆面,充滿濃濃的懷舊風,想要慢慢欣賞介壽新村的過往今來,最適合的方式就是慢步而行,體驗當年眷村的特有文化。然而,介壽新村由於產權複雜,許多老房子只能隨著時間倒塌殘破,社區居民不忍昔日成長記憶消失,在老眷戶結合社區發展協會發起下透過入口意象、彩繪牆面。儼然已形成當地知名的懷舊景點之一。[2]花蓮市政府亦希望能順利爭取到文化資產身份認定及補助經費,未來就能逐步修繕屋舍,形塑成地方特色,並進而串聯成線狀的花蓮港市歷史文化廊道。歡迎旅人前往一遊。[3]


景點介紹

介壽新村一景
圖片來自洄瀾網

位於花蓮市的介壽新村是目前市區十個眷村中,唯一還保留傳統建築群的眷村。介壽新村牆面有許多故事牆彩繪,包括反共復國、保密防謀等標語,以及想翻牆偷香腸孩子的身影,眷舍外納涼聊天場景,都一一躍上牆面,充滿濃濃的懷舊風,想要慢慢欣賞介壽新村的過往今來,最適合的方式就是慢步而行,體驗當年眷村的特有文化。[4]

介壽新村建設年代是在日治時期末期,承襲著地方特色的歷史,展現從日治的公共住宅轉換到戰後安置眷村的歷史演進,花蓮市公所亦希望未來能提報為文化資產。歷經多年風雨、天災與人為使用至今,也是國內少數被保留下來日式市營住宅群,現在聚落內仍有三十四戶住戶居住於此。目前除透過調查研究,讓民眾了解過去背景跟歷史,作為登錄時的資料備查;若能順利爭取到文化資產身份認定,也申請到補助經費,未來能逐步修繕屋舍,形塑成為地方特色,進而串聯成線狀的花蓮港市歷史文化廊道。是非常適合全家大小一起來遊玩的花蓮景點。[5]

花蓮市僅存的老舊眷村聚落

介壽新村是花蓮市僅存的老舊眷村聚落
圖片來自自由時報

花蓮美崙山腳下的「介壽新村」可說是花蓮市目前保存最完整的眷村。其中,1949 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徙來臺灣,大陸各省的國軍弟兄及其眷屬也被就地安置,分布於臺灣各區域或軍事設施附近,於是就形成一處處群居的聚落,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眷村。而位於花蓮市介壽三街的介壽新村在老眷戶結合民勤社區發展協會的努力下,由花蓮市公所輔導提案的「空軍的家∣介壽眷村樂園」計畫,進行眷村周邊故事圍牆彩繪、樹木修剪、入口環境綠美化和入口意象設置。[6]

而介壽新村是目前花蓮市原有十個眷村中,唯一還能見到原有建築群的村落,在1940年代當時是花蓮港市最新穎的市營住宅,戰後成為安置洪水災民和撤退空軍家眷的社區,這些雙拼獨棟的日式建築群,曾容納近百戶人家,至今仍有 30 多戶,是花蓮市目前保存最完整的眷村。有興趣的旅人可順道去一探究竟。[7]

視頻

【花蓮市介壽眷村彩繪成果發表會】

【【Vocal單人不規劃環島故事28】在台灣曾經還能正常旅行的時候,一起去花蓮!小隱於市的介壽眷村、夢幻新城天主堂與命運多變的松園別館】

【老眷村新風貌 花蓮介壽村彩繪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