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今夜,只有懷念…(107)(向冬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今夜,只有懷念…(107)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今夜,只有懷念…(107)》中國當代作家向冬雲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今夜,只有懷念…(107)

怎樣概括我的恩師?狷介?應該是吧。不迎合,不趨附,把學生當子女,默默耕耘在平凡講台。白襯衫,黑褲子,手工縫製的黑布鞋,是他一慣的樣子。頭髮不濃密,眼神不犀利,步履還算輕快,樸實得近乎鄰居大伯。那時有篇課文,是魯迅先生的回憶散文《范愛農》,王老師教這篇課文的情形永遠定格在記憶深處,他的眼珠偶尓一翻,讓人直覺得「眼球白多黑少」簡直就是說的老師自己。更奇的是,他給自己的兒子就取了個「愛農」的名字。這究竟純屬巧合,還是有意為之,我們不得而知,但老師耿介正直之風骨總覺得與那篇文章有些相得益彰。有關老師的性情,那時未諳世事的我們難以深入了解,但這個印象卻伴隨我走過久遠的時光,亦似乎植根於我後來的人生里。

在如今教育形勢下,老師保姆式陪伴已成為常態,而那時,我們的自由空間卻是極大極大的。一周可以有四天晚上看電影,可以停下學習去抬大糞給柑子樹上肥,下課可以到小河邊洗衣服,晚上可以在操場騎自行車閒聊天……無比寬鬆自由的高中生活,多少人撒着歡兒去玩樂!唯一讓我們覺得我們也是高三學生的,是王老師每天清晨早早到教室門口,通報每位同學到教室時是幾時幾分。那份嚴謹,那份執着,是無聲的敦促,讓你不得不心生敬畏。像個老母雞護幼雛一樣撲在一群學生娃娃當中,是那時已不再年輕的王老師。躲在他視線之外,是自習時書本遮掩下的交頭接耳,是晚就寢後熱鬧嘈雜的寢室夜談,甚至是某些「膽大妄為」之人的青春蒙動……

八十年代末,我們雖無溫飽之虞,但物質生活也並不豐裕。每周上學放假都是步行,食堂飯食極為粗劣,常常趁周末帶些醃菜佐餐,或者一包快餐面佐料就可以沖一碗湯大家搶着喝。儘管如此,除少數幾個人晚自習後還點着煤油燈發奮苦讀,更多的人並沒認識到非要頭懸樑錐刺股以改變自己的命運。飽嘗生活艱辛的他很為我們的前途擔憂,總希望他的學生們能夠跳出農門吃碗輕省飯,經常掛在嘴邊的是那個年代最經典的「皮鞋草鞋」論,遺憾的是,少年的心,管他將來穿皮鞋還是草鞋呢,好玩才是第一位的。於是乎,大冬天跑到寢室揭男生被子把他們拎起來,晚上在寢室外守候個別晚歸的女生,似乎就成了老師瑣碎的日常。

匆匆那年,我們就那樣平淡畢業了。高考之後填志願那天,在二中空曠操場上,遠遠就看見王老師身影心懷忐忑地走近,不敢直視老師目光,只怯怯地叫一聲「老師」,生怕會有一頓數落,卻聽見老師說,「你啊你,差幾分就上了降線本科。」那語氣,沒有責備,只有惋惜,也有失落。至今想來,那仿佛來自慈父心中的深深惋惜,依然讓人潸然淚下

後來就是面對尷尬的分數,順其自然地走進師專,從事教育這麼多年。很多苦惱困惑的日子,面對紛繁瑣事,疲憊、無奈的時侯,想起那些與老師相處的時日,他的一片素心,半生付出,便也放下急躁,靜候花開。不能不說,老師當年之行,已成為同樣為師之我,默默效仿的榜樣。後來某年教師節,我的學生送我一本周國平的《朝聖的心路》,讀到其中一篇《守望的角度》,說他特別鍾情「守望者」之名,老師默默守望我們的身影,再次在腦際浮現。他何嘗不是一群不更事的少年的守望者?誠如周國平所言,守望的生涯,使守林者心明眼亮,不染塵囂,生命也因此單純而富有。

[1]

作者簡介

向冬雲,七十年代生於內蒙呼倫貝爾盟,現北京市中學教師。崇尚自然,愛好讀書、寫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