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

來自 圖行天下網 的圖片

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 五常"指"仁、義、禮、智、信"的五常之道,"五常"是做人的起碼道德準則,此為倫理原則,用以處理與諧和作為個體存在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組建社會。 依五常之倫理原則處之,則能直接溝通;通則去其間隔,相互感應和和洽。所以五常之道實是一切社會成員間理性溝通原則感通原則諧和原則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 [1]

類型 道德、倫理準則

核心 五常之道

地位 傳統美德的重要內容

仁義禮智信

仁: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乃推己及人意也。所以仁字,從二人相處,因為人不能離群而獨存,別人之觀念立,人之人格顯,方能雍容和諧,以立己立人,發揮老吾老幼吾幼之懷抱,以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事物為人,而不為己,發為惻隱之心,寬裕溫柔,仁也。

義:義者,宜也,則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所當做就做,不該做就不做。見得思義,不因果濫取不義之財物。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所以人發為羞惡之心,發為剛義之氣,義也。

禮:禮者,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釋名:禮,體也,得其事證也,人事之儀則也。進退周旋得其體,乃是正人身之法也。尊卑長幼有序,處事有規,淫亂不犯,不敗人倫,以正為本,發為恭敬之心,齋莊中正之態,禮也。

智:智者,知也,無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發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為智也。

信:信者,信字從人言,言非曰,乃有定之文也,以今之概念定義可解為"學說"、"思想"。信與知對立,知宜者唯宜以行,不知宜者從他人言而信,進而守禮以近仁。因此言:必信者無義。

溫良恭儉讓

溫從水從昷,昷,送食於囚,適度增加。本意為:適度增加水溫,暖水。引申為:適中的溫度。古昷、溫同。

良從畗從亡,亡為隱藏、看不到;畗為古福字,深厚滿足之意。本意為:擁有但不能直觀看到的價值。若"發慮憲求善良",求的不是我們現在概念的"善良"之人,而是有治國之才與執事之能的善人與良人。

恭《爾雅》:恭,敬也。按:先秦時期恭、敬就是現今禮節、禮貌的概念。恭受禮所節制,以現今的概念就是禮也得按規定而行,不足不恭,恭過則諂。

儉從人從僉。僉為兩邊、兩面。本意為:前後一致。凡從僉的字皆有僉之兩面之意。若劍即為兩面一致的刀;撿即為以手提起使其兩面可見;檢即為查木之內外等。

讓從言從襄。襄為埋種扣合使二為一,增實於其內也。因此諡法雲:闢地有德曰襄。本意為:相責以推賢。《說文》:相責,讓也。《國語·晉語》讓,推賢也。

溫良恭儉讓:處事得當、才能卓著、遵紀守禮、表里如一、學識豐富於國有利。

民逐利,以利驅之,君亦人也,聞政以利國而求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忠孝廉恥勇

忠心、孝悌、廉潔、知恥、勇敢。指的是人應信守、踐行的五種高尚品格。品德之於品性,側重的是德性,更多的是對人的為人處世原則的概定;品性之於品格,側重的是性情,更多的是對人的自我性情秉持的概定;品格之於品德,側重的是風格、人格,更多的是對人的持家理政風格、人格的概定。

參考來源